“误读”是指人们与它种文化接触时很难摆脱的自身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往往只能按照自己所熟悉的一切来理解别人。。
在中西文化、文学交流中误读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在西方文学中,从中世纪的但丁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薄加丘、莎士比亚,从18世纪的歌德到19世纪的雪莱,以至到20世纪的卡夫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从陶渊明到李白都是典型的例子。在某种意义上,越是被不断误解、曲解的作家、作品往往越是内涵丰富、深邃或复杂的,也是越有价值和生命力的。
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读。如果把文化看作文本,在阅读异文化时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