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楚寒

楚寒,生于江苏,教师,研究助理,专栏作家,撰稿人。作品有随笔、散文、杂文、政论、时评、诗歌、学术论文、儿童文学、文学评论、短篇小说等,在多家媒体上开设专栏,或担任主笔、特约撰稿人,著有散文集评论集等。评论类作品写作理念:独立性思考、常识性言说、批判性思维、建设性观点。

让思想来治疗忧伤


  在1970年代初中国文革闹得最凶的几年里,米歇尔●福柯走出书斋,致力于各种社会运动,他的身影频频出现在法国一次又一次的学运、游行、静坐、抗议人群中,甚至还两度下了监狱。这位哲学教授撩起衣袖怒奔在街头,投身到支持学生罢课、声援监狱暴动犯人的人权、要求维护移民和难民权益、督促政府无条件释放政治犯等社会运动事务上。

  这种社运活跃人士的客串身份,让这位书生能以直观的感受,去思考权力运作缘何在东西方尽都失控,及随之而来的囚禁、驯服与惩戒的文化变迁问题。这些思考化为文字成了福柯1970年代最重要的一部著作——《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

Read more

什么叫做世界级城市


  

  2009年初的美国,整个国家沉浸在金融危机的阴霾中,人心思变。全世界在看着美国,希望这个头号经济大国能早日引领世界走出经济衰退。美国人在期盼着一场“新政”,及政治领袖承诺的“改变”来临。美国社会的空气里,弥漫着隐隐的焦虑和不安。

  就在美国即将“改朝换代”的日子——1月20日的几天前,美国的最大城市纽约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哈德逊河奇迹”,一个人类航空史上的神话。这件奇迹,雪中送炭似的,鼓舞了时下在经济低迷中消沉的美国人民。与此同时,也向世人展现了...

Read more

司徒雷登,何处安放他的精神?


司徒雷登,何处安放他的精神?

● 楚寒

  历史上很少有像司徒雷登这样的美国人,曾长期而全面地参与了中国历史相当长的一段历程,在中国社会的教育、宗教、新闻、政治等领域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这个美国人跌宕多姿的一生与近现代中国结下了难以置信的因缘与纽带,他的一生可谓近现代中国数个时代的缩影。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司徒雷登随着二十世纪下半叶时代的变迁几乎已湮没或遗忘在历史的深处,可是最近,他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1949年8月,时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在共产党军队攻占南京三个多月后黯然离开中国返美,怀着无奈与遗憾告别了这个他前后整整生活了56年的国家。20...

Read more

歌咏自由的异乡人


      

 

—你最爱谁?谜样的人!你父亲?你母亲?你的姐妹或兄弟?

—我既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也没有姐妹,也没有兄弟。

—你的祖国呢?

—我不知道祖国位于哪个纬度。

—嘿!那么你爱什么嘛,奇特的异乡人?

—我爱那些云……那些飘过的云……那儿……那儿……那些奇妙的云!

    ...

Read more

那一声柔性的呐喊


  夏夜里的睡莲未开,那位总是穿着一袭黄色衣裙的夫人走了。当地时间8月1日凌晨,菲律宾前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因患结肠癌在马尼拉医院病逝,享年76岁。两天后,成千上万的菲律宾民众走上街头,夹道目送载着阿基诺夫人的灵车缓缓驶过,她将长眠于26年前早已身故的丈夫阿基诺的墓旁,许多菲律宾人在树上绑上黄丝带表示哀悼,不计其数的黄色纸屑从住宅楼、高层建筑和立交桥上如雨点般飘

  阿基诺夫人之所以受到菲律宾的举国尊敬,是因为二十多年前她曾率领菲律宾的上百万民众,成功主导了一场不流血的“人民力量革命”,和平推翻了独裁者马科斯长达20年的铁腕统治,恢复了菲律宾的民...

Read more

自由思想纪念碑


  时光流走在永恒的河里,谁是在那幽昧的思想暗夜里,不屈不挠讴歌自由的旅人?

  2008年8月3号深夜,有这样一位俄罗斯老人、作家索尔仁尼琴因心脏衰竭在莫斯科结束了一趟饱经风霜的人生旅程。清晨起来时,早间新闻的这一消息报道让我顿然错愕,一时间感慨万千。我想起普希金逝世前夕的诗作《纪念碑》里的名句:“整个伟大的俄罗斯都会听到我的传闻/ 各种各样的语言都会呼唤我的姓名/ 因为我曾歌颂过自由/ 我还为那些倒下的人祈求过同情。”

  这首原是普希金一生文学创作的总结或遗嘱的政治抒情诗,放在刚刚离世的索尔仁尼琴身上,真是恰如其分,也映现了俄罗斯独立知识分子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