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康荣平

研究员,新中国同龄人,出生于大连,原籍北京。1968年做知青下乡插队,当过生产队长。70年代初回城当工人,前后在企业工作七年多。毕业于冶金院校。 80年代任辽宁社会科学院科技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兼任辽宁省政府、沈阳市政府顾问,以及若干企业顾问;主要从事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著作二部。国家级高科技园区——沈阳南湖科技开发区的首倡议者,及该开发区建设第一个可行性报告的主持人。“汉字技术圈的兴起”一文在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 90年代初调北京,任首钢国际化经营研究所长;1994年底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任研究室主任,现任世界华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北京市政府顾问,《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常务副主编,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PECC工商委员会执行委员;曾任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韩国汉城大学客座教授。90年代起致力于大型企业成长与战略的国际比较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著作六部——《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企业多元化经营》、《中国企业评论:战略与实践》、《华人跨国公司成长论》等,提出“后发展型跨国公司”、“亚核心能力”、“利基战略”等观点。目前研究重

中国企业呼唤后发战略


  二十年来,中国的企业说白了,有两个主导战略。一个是“你能我也能”,就是模仿战略。99%的中小企业都是这个战略,这使得竞争越来越的激烈,价格战处处可见,再加上中国加入WTO的因素,模仿战略越来越走不通。接下来要么垮掉一大批企业,要么纷纷转型。二是多元化战略,因为中国的机会太多。转型经济转型社会,太多机会太多诱惑。凡是占有一定资源的企业,姑且不论企业资源的来源是行政命令,还是官商勾结,还是其他,都禁不住那么多的诱惑,呼啦啦一下子上了好多相关不相关的业务。中国90%以上的上市公司都有多元化行为,虽然上市公司在某种意义上来讲都具有垄断资源的潜力或行为。所谓存在即合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