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吴为

吴为、男,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历任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及顾问师等职,资深企业经理人、咨询师,多家网络专栏作家。

有一种管理叫“简单”


 

“企业管理”被老板们日益重视了,有了老板的重视,就更快地推动了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管理技能技巧、手段工具的不断更新,而层出不穷的“企业管理新方法”,又更加强烈地召唤吸引着企业老板。如此循环之后,现在老板的一项重要日程就是学习“企业管理”。

老板不停的学习就能不断地获取新知,学以致用是根本,于是老板每次“学成归企”后,就不断发起企业管理新运动,与自己的团队分享新知识和新运动的快乐。

从此,企业里的管理就像花样溜冰,举抛、旋转、飞驰、跳跃、劲舞等动作一个接一个,场内人兴致高昂、...

Read more

管理杂谈


管理杂谈

一条龙变成一条虫

许多老板纳闷,经过朋友极力推荐和自己多方考察,把在其它企业做的很出色的人才,挖过来后却不能用,原因何在呢?

《晏子使楚》中有句话的意思是:橘子在南方才是橘子,移到北方后就变成枳了,它只是像橘而不是橘了。

这段南橘北移的故事,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人才需要环境!人才到新环境后,只有得到合适的养分、良好的氛围,他才能像从前一样开花结果而不变质。

人才在新环境,应该给予怎样的养分和氛围呢?其一、给时间让新进人才看透摸透吃透现有的企业状况;其二、给块阵地让新进人才的观念与公司旧观念进行碰撞并确保新观念胜出;其三、给机会让新进人才去打破旧格局然后在引起动荡时让他借...

Read more

天下制度一大抄


 

制度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上下都认识到了,但目前在企业里流行的“天下制度一大抄,却又是企业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就出在许多人面对随处可见、应有尽有的制度范本实行“全盘笑纳”的做法。许多管理网站里,从企业筹建的可行性报告、章程,企业经营长、中、短期规划及战略方案,再到企业管理的各类规章、流程、说明书甚至表单等等,全都可以找到。而且这些范本,要么是世界500强的现行本、要么是世界级管理大师的著作、要么是著名高等学府的教材、要么是中国本土著名企业的经典---,这些垂手而得的资源,足以让许多处于发展中企业的经理人高兴的眩晕,它帮...

Read more

慎用人事经理


 

公司里,有怎样的人事经理,就有怎样的人才队伍;人才招聘形式上是用任职资格来衡量,实际上带有很重的人事经理个人色彩,这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居的基本道理。

具体地说,人事经理精通生产,公司日后就是生产管理强;人事经重视营销,公司日后就是营销人才多;人事经理擅长写作,公司日后文人挤挤;人事经理务实,公司日后实干的人多;人事经理阳奉阴违,公司日后则是勾心斗角;人事经理思想开放,公司日后不保守;人事经理贪杯,公司日后则是酒气冲天;人事经理好色,公司日后则是美女泛滥。

阴险的人事经理在招聘时,是放弃优秀的选择弱等的;权欲重的人事经理在招聘时,会交待应聘者“我让你进来,你...

Read more

企业亚文化


 

你有没有将个人意志强加给员工,让员工多彩自由的人性泯灭的淡然无存?

大约在四、五年前,我在一份刊物上读到一个故事,说一个企业的老板自身信佛,保持每餐斋戒和天天功课的习惯。他认为这是崇高的信仰,也一定能净化员工心灵、陶冶员工品德、减少员工干坏事、促使员工守纪律等等。因此,作为企业主,他觉得自己有义务去教化员工,于是他规定公司食堂全部供应素食、在每个车间设置了神坛,要求每个员工天天与他一样吃斋饭和做功课。对于这些,员工初始几天尚感新鲜、几日之后便抱怨不断、再后来就感觉是在体验受罪,不出2个月,员工离职的差不多了。老板将个人良好愿望强加给员工,将自己的信仰当作企业文化来推动,...

Read more

企业‘传染病’


 

特别是小规模的民营企业,老板一般都不愿意在管理方面进行自我创新,怕走错路花成本,大多都是“拿来主义”者,也就是效仿其它企业现成的做法。企业之间在这“拿来拿去”的过程中,经常是把其它企业的精髓和糟粕都一起拿来,以致于目前,许多“企业传染病” 几乎流行整个地区。由于这种“病”过于普及的原故,导致许多老板不认为它是“病”了,就像乙肝病毒的泛滥一样,大多数人已不去关注它了。

举个例子,在某个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许多老板共同的一个做法是:“千万不要把普...

Read more

名不符实


 

目前还有不少企业,所有干部及职员的厂牌职务栏上都填“管理”二字,对于这种情况,我至今仍不了解老板的真正用意在哪,但我知道这种情况会造成什么结果。第一就是让工人摸不清楚遇到事情时该找谁;第二就是便于老板无需区分对象进行布置工作;第三就是便于老板在发现问题时遇到谁就骂谁;第四就是让所有的“管理”可以选择自己爱做的事;第五就是全部“管理”不想做的事或难做的事,成为都不管地带;第六就是干部之间没有“阶级”观念之后,企业可以减少“阶级”差别,确保企业的“...

Read more

民企短寿的七种原因



 

许多民企寿命不长,是众所周知的事。在这里,我并非要揭已故企业的伤疤,只是希望活着的企业能活的更长。当我们走过荒草纵生的旧地,当我们驻足于物是人非的楼前,我们能体会到每家企业倒下时的悲壮,会痛心地思考这是为什么。

一、 长期高烧不退---脱水死

我们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那一阵子,市场上商品短缺,但购买需求增长,企业只要有生产都会挣钱,胆子越大产的越多就挣的越多,这种过渡机会误导了一些老板,让他们误以为企业挣钱本来就是这么简单。这种“产的越多就挣的越多”的逻辑,是一些老板对市场的错误认识,而且这种认识促使了老板盲目增加投资,利用当...

Read more

零创造力团队


老板有为自己的团队像一潭死水、员工行动像老爷车、工作效率像蜗牛一样迟缓而着急过吗?

一个清洁工辞职、一个作业员受罚、一个仓管员的工作安排、一次公司同事间自行组合的聚餐---,这等小事老板都要一一过问时,企业的管理团队就自然进入“蜗牛”状态了,你可不要小看,这样的企业还真不少。

许多老板都是单枪匹马创业开始,企业规模小的时候,自己扮演着从董事长、总经理到技术员、小组长、作业员、搬运工的各个角色,事无巨细亲历亲为,这是条件所限无可厚非,但企业发展到组织庞大、分工细致的时候,如果老板还不能转换角色和改变习惯,还是随时召见各级管理人员或到处发号司令,问题就由此产生了。...

Read more

老板的第三只眼睛


正常的人只有两只眼睛,为什么有些老板会长出第三只眼睛呢?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当老板感到两只眼睛不够用时,就自然会长出第三只眼睛来了。

老板的第三只眼睛起什么作用,它的作用是:让老板看到企业里通过正常渠道看不到的“内参”,内容包罗万象,比如说谁表现好谁表现坏、谁积极谁偷懒、谁稳定谁想“走”、谁说老板好话谁说老板坏话、谁廉洁谁贪污、谁与谁过往甚密、谁与谁不和、谁迟到谁加班等等,与企业有关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过秘密渠道直接向老板汇报,让老板用第三只眼睛看到企业里的所有风吹草动。

老板的第三只眼睛让人防不胜防,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