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杨明文

1963年生,贵州水城人。少年时代当过修鞋制鞋学徒,成年后做过教师、乡干部,任过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为中国贵州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退休良民。本博客原创文章,欢迎转帖交流,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并链接文章地址;若纸质出刊及有其他商业行为用途的,请事先联系依法获准。谢谢合作!

【品书】当代文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断代小说——《短篇小说选(1949-1979)》


【品书

当代文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断代小说

——《短篇小说选(1949-1979)》

/杨明文

 

《短篇小说》(1949-1979),全套八册。《人民文学》编辑部编。平装,大32开。

此套书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5-1982.1陆续出版,均为一版一印。品在八五,阅读和研究两相宜,更适于收藏。

具体情况为:

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5北京一版湖北一印。 第二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5北京一版湖北一印。 第三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9北京一版湖北一印。 第四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5北京一版一印。 第五册:人民...

Read more

【品书】辞书里的珍珠——稀见的《辞海》“内部发行”本


【品书】

辞书里的珍珠

——稀见的《辞海》“内部发行”本

/杨明文

 

我见过的《辞海》“内部发行”本,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共25本,不重复。其中两册精装,23册平装,均为大32开。

一、出版情况

从上海人民出版社开始出版,至上海辞书出版社才出齐,历时时间长。初版最早的为《生物分册》,197512月出版。最晚的为《教育心理分册》,1980.8

每本书的版权页都有“第1版”和“第1次印刷”字样。

(一)...

Read more

【转载】心中的诗


 

心中的诗

/李银河

 

人生在世,如果心中无诗,那是很无趣的。

诗是爱与美,诗是超凡脱俗。如果人的心中没有爱与美,岂非行尸走肉?

诗意大半来自爱。当人爱了,他的语言就变成诗,那是因为他的心境是诗,就连根本不是诗人的人当爱的激情来临时,也会写两句诗。

诗意也来自美,当人感受到美的时候,他也就发现了诗。如果缺乏对美的感受力,再美好的事物,人也不会觉得美,所以也不会有诗意。

诗意当然必定超凡脱俗。如果人陷在凡俗的事物的当中,心境卑污琐碎,哪里能够感觉到诗意?

惟愿此生常常沉浸在诗意之中,天天感受着爱与美,终身享受着爱与美,直到最后的日子。

&nbs...

Read more

【转载】怎样才能过一种真正超脱的生活


 

    每当陷入一个现实的烦恼之中,总是有种彻底从中解脱的冲动。转念一想,为什么不可以超脱这些烦恼呢?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呀。

人人都会遇到年华老去的时候,发现第一根白发的惊恐,发现第一根皱纹的烦恼,看到脖子上泄露老年特征的松弛皮肤,简直不敢直视。要想解脱,唯有看淡自己的容貌和体形,不再去关注它,甚至带着一种残酷的幽默感,不用第一人称视角,甚至不用第二人称视角,而只用第三人称视角来看它,这样就解脱了。

人人都会遇到现世生活中的诸多烦恼,左不过围绕着钱权名这三样东西,俗不可耐。如果真心斤斤计较,患得患失,那就会遭遇无数烦恼。要想解脱,唯有腾空而起,俯瞰人...

Read more

【转载】沉默不是金,而是社会的悲剧


 

    导读:人们习惯于用政治或社会的压制来为自己的沉默辩护,却往往忘记了正是自己的沉默在为这种压制添砖加瓦。我们尽可以堵上自己的耳朵或者捂上自己的嘴巴,但是当房间里有一只大象时,它随时可能抬起脚来,踩碎我们天下太平的幻觉。

 

很多时候,人会被习惯和情绪所无形控制。沉默久了就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中国社会习惯明哲保身,说多错多,活着就是好事。只要自己和家人没受伤害或大伤害,对很多恶事也是无所谓的。“莫管闲事”就是一个很好的理由。直到有一天,当黑暗延伸到自己,才奋力嘶喊,看到的也许是当日自己的“无所谓&rd...

Read more

【品书】地名之“家”——《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


 【品书】

地名之“家”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

/杨明文

   全套上、中、下三册。戴均良等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版。硬精装,16开,3379页。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是我国建国后编纂的第一部、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古今地名工具书。全书收词6万余条,1000多万字,由主管地名工作的民政部组织编写,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该书经全国几十个编写单位、几百个作者历经十年的艰辛磨砺,于20057月正式出版。

本书内容分为古地名、旧地名和今地名三大部分,古地名收列1912年以前古代存在的郡、州、府、路、...

Read more

【原创】“十大美语”:温暖的语言富有神奇的力量


 

“十大美语”:温暖的语言富有神奇的力量

/杨明文

201591,湖北省教育厅开展的全省教师“十大美语、十条禁语”征集活动公布遴选结果,这对于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规范职业行为,多讲“美语”,不说“禁语”,无疑是中国教育史上破天荒的一件大喜事。(《湖北教师十大禁语出炉 一句话或影响孩子一生》中国日报中文网2015-09-02 09:13:00;网址: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dfjyzc/2015-09-02/content_141...

Read more

【品书】文学的手法,理论的光芒——“蓦然回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


【品书】

文学的手法,理论的光芒

——“蓦然回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系列丛书

/杨明文

 

“蓦然回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系列丛书,共三辑30本。华岩等著。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1988-051989-11陆续出版。平装,32开(850×1168mm)。

该丛书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力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对传统的中国文化作辩证的分析,并尽可能地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出发,将某些文化现象放到世界文化或东方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研究和探讨。本丛书的选题注重历史的延续...

Read more

【转载】灵魂•眼睛•语言


灵魂•眼睛•语言

/范曾

 灵魂何在?它既非先天地而生,又不是离开血肉之躯的身外之物。灵魂储藏在你的心中,闪动在你的眼里,流露在你的嘴上。 眼睛是灵魂的窗户,它毫不掩饰地展现你的学识、品性、情操、趣味、审美观和性格。戏剧表演家、舞蹈演员、画家、文学家、诗人都着意地研究人们的眼睛,认为它是灵魂的一面无情的镜子。而语言也会毫不掩饰地展现你知识的深或浅、趣味的雅或俗、思维的文或野、动机的纯或杂。对于一个敏锐的画家和作家,总是善于捕捉人们瞬息万变的眼神和因人而异的语言,离开了这两件事物,恐怕形象思维就会贫乏得多了。

眼睛放出的神采,它的类型是那么繁多:心胸博...

Read more

【品书】神乎?怪乎?仙乎?——最好的“妓院文学”《绿野仙踪》


【品书】

神乎?怪乎?仙乎?

——最好的“妓院文学”《绿野仙踪》

 

李百川著。百回本,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10一版一印100千册。封面压膜有勒口(软精装),大32开,822页,650千字。定价7.20(进价10.00)。

扉页有一藏书印,上册绿色环衬顶端有一粘连处,扯开后其一层纸显一白色缺口(无碍),书口、顶、底自然旧。八五品。

《绿野仙踪》是一部神怪小说。其叙述冷于冰仕途失意后,历经磨难,求仙得道,救苦救难,最终功成圆满的故事。本书对官场人性的腐败丑陋,社会上各色人物,有深刻的描写,文笔生动,情节完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