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于凡诺

热爱生活的人

安利直销与小米粉丝营销的三重启示


 

在一个开放性的时代,在每天近百万人的签到中,会员制成于其高速的流动性,以及对于优质资源有效的沉淀工作。

文/于凡诺

对于过于煽情的东西,出于一种天然的警醒,我素来不感冒,安利如此,小米亦如此。

不过,回首掐指一数,因身边的朋友、朋友企业而与安利发生关系,也不下两三次了。第一次是在湖南湘潭,一个玩的最好的朋友,跟我说,1999年那会,他刚从大学毕业。当时安利在学校附近有几个宣展会。撞进去听了几场,头脑一热就扎进去了。忙了一年半。毫无收获,后来为了结婚,不得已重新找了一份正式的工作。

第二次是朋友在北京朝阳的一家文化公司,那是2005年。应邀参加其当年度庆功酒...

Read more

未来,掌握了圈子的人,就掌握了世界


 

一个个活的圈子,就像一个个巨大的水库,一旦上游河水源源不断流进来,梳理顺当,便开始形成自己独特而丰厚的生态体系。未来,掌握了圈子的人,就掌握了世界。

文/于凡诺

越是朴实其貌不扬的背后,越是具有撼动世界的力量。这或许就是中华古国,自老子以后,那种玄而又玄的神秘力量所在。

时至今天,科学技术在诸多方面的高速进展,个人仅凭智慧、单枪匹马越来越难行。组织和团体越来越重要。而人与人之间,除了个人身后的那些东西,如家族的财富、政治社会地位等等,个人的学识、人品、经历,尤其是人脉、社交圈愈来愈显示出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于是各种各样的社交圈子应运而生。

那么,顶级圈子因...

Read more

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尝试


 

人世间,也许无论是繁华昌盛,还是寂寞落魄,无论是冷风残月枯枝败叶,还是新芽抽长荷包绽放。对于生命而言,总有一瞬,所有的烟雨迷蒙注定化为过客。

文/于凡诺

昨夜,风大。小区的休闲活动室,只剩下几位老人。气氛有点悲凉,有一位老人刚刚离去了,就在昨夜里。就是那一位,天蒙蒙亮时,早已经穿着厚厚的大衣,坐在公交站亭的长凳子上,默默地看着挤成弧形的队形人上人下,车来车往。

人世间,也许无论是繁华昌盛,还是寂寞落魄,无论是冷风残月枯枝败叶,还是新芽抽长荷包绽放。对于生命而言,总有一瞬,所有的烟雨迷蒙注定化为过客。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一生。早已经忘了,谁是第一次说这句话感...

Read more

身在职场:你离不开圈子


 

职场中,真正的失败是孤独,而不是被离职……即使一个最不善于经营的人,真性情所在,也不至于孤独。但是如果自我封闭,成为职场的孤岛,不从任何人或地方获取养料,就是正在走向一个叫做失败的陷阱。

文/于凡诺

职场中,真正的失败是孤独,而不是被离职。

身在职场,我们常常会感受到无孔不入的各种圈子的力量。比如,刚刚参加完一个30人左右的研讨会,立刻会有人喊,清华的一起加个微信。北大的一起合张影……

以各种学校,尤其是名校圈为基础交往,是最容易最常见聚集人群的一种交际方式。而许多顶级商学院,走的更远,似乎立足的就是...

Read more

在生命的历程里:说一声谢谢


 

故乡的山水,似乎总能理解我,在我的梦中,我对她说,我欠了太多,我要说一声谢谢。她总是摇摇头……她总是最是包容,似乎一瞬间,就理解了我的艰难,理解了我的愧疚,也理解了我的希望。

文/于凡诺

转眼之间,2015年已经成为历史,在招手挥手之间,才发现自己真的有着许多的不舍。时光流逝,生命短暂,自己作为80年代的人,真的已经走过了太多了。

回首望去,自己魂牵梦绕的江南,云贵山区雪峰山脉那片梦里水乡山郭,一直以来,似乎掩藏着自己无尽青春年华的幻境。在今天,忽的,一齐涌上心头,白日如梦。

故乡,令我无数次回想的,就是那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头。...

Read more

凭什么,他可以这样在股市盈利百分之三四百


 

不懂股市,不学习,又不听任何分析,不看任何理论的人,竟然还非常健忘,然而,他就是挣钱了,实实在在挣了三四倍,百分之三四百收益。这是不是一个灰色幽默。

文/于凡诺

股市究竟是神话天堂,还是狰狞地狱?

2016年以来,短短的9个交易日,经统计股市投资者已经人均损失20多万元。而一起因为法院通报,从而披露的广东一家知名高校的博士女教授炒股案例,更是传遍了朋友圈。其接近十年的炒股,以其亏掉自己所拥有的南海四套房产、并透支套现各银行信用卡60余万元,同时还欠下小额贷款公司及其他亲友近200万元的辉煌战绩亮瞎了世人的眼睛。在一审宣判中,法院认定其恶意透支24万元,并以犯...

Read more

创业三大经典困惑


深冬甫一入夜,创业大街街头灯火通明。站在北口大街的牌匾下,心里涌动一种奇异的感觉。八月新来的保安,告诉笔者,他非常好奇,创业大街这个地方究竟是干什么的?这些窜来窜去的年轻人在干什么?他们急匆匆的要去哪里?……我告诉他们,这是一群有梦想的人,来这里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将来只要他们愿意去哪里就去哪里,这里仅仅是他们最初的驿站。他充满疑惑:“他们有工资吗?谁给他们发钱?他们老板呢?”“他们是自己的老板。”“自己的老板?……”

在创业备受瞩目、连续升温,直至...

Read more

创业者的信仰


  

       中关村200多米的创业大街上,现在充满朝气的满是创业者。

  就像大学校园,创业本质上是一种变幻极快的季节。

  听过无数人的故事,看过太多的结局,甚至忍耐不住设身处地为之出谋划策担负具体的角色……但始终引我萦绕纠结的是,仅仅从自身出发,究竟什么创业者才能够坚持下来,直至最后脱颖而出?我一直在试图苦苦寻找出某种蛛丝马迹。或者说我期望透过各种纷繁错杂的热点乃至所谓的风口去寻找每个人成功最内在的东西。

  创业者有一种类似虔诚的梦想吗?

  很多女性创业的时候,常常不由自主地聊到龚海燕。谈她的求...

Read more

从山西首富的破败,看富二代如何创业?!


   

  海鑫集团宣布破产重整,年轻的董事长去向未明,近日,朋友圈一则消息令人震惊。李兆会,当年这位21岁的钢铁雄浑少年,立刻浮现了出来。

  当时这位一出手就令人看得眼花缭乱的青年才俊般的公子阔少,即使如今,江湖仍然充盈着他的传说。

  21岁回国仓促接班,成为国内最年轻的四十多亿元钢企集团公司董事长;在2003年10月公布的胡润百富榜上,22岁的李兆会即以24亿元人民币列中国内地第19位。2004年起连续两年,一度把公司做到纳税全国民企第一。接着以大手笔运作资本,仅仅2007年,就在股市套现逾10亿元……

  令人唏嘘的是,因为年轻,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