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吴新平

吴新平律师 ==》毕业于兰州大学法学本科专业,曾在大学任教数年,现为北京盈科(武汉)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
=》曾办理湖北首例公司解散案件、首例反就业歧视案件、知名记者新闻报道侵权案件,等多起有影响的典型案例,赢得业界同仁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赞誉。
=》对待错综复杂的案件,能充分发挥多学科知识背景的综合优势;利用良好媒体人脉,力促司法维权与舆论监督相结合;运筹帏幄决胜千里。
=》可提供公司法、合同法、房产建筑法、婚姻继承法、刑法等方面法律咨询、仲裁和诉讼代理及法律顾问等法律服务。

原谅我残忍的拿地震说事


又发生地震了!

又是我们的同胞!

汶川、玉树,仿佛就发生在两天,这么近地不断地折磨着我们。虽然,相较两年前的汶川,今天的玉树震级小一些,已知的伤亡数字好象也没有上次多。但是,我们能够说这次的灾难小一点吗?不能。我们会感觉到稍微的轻松一点吗?不会。

全国同胞及全球友人再次投入了这似乎不会有止境的抗震救灾之中,我辈当也义不容辞。我真切地希望和相信我们的党和政府会与我们的同胞一起再一次战胜灾难,重建家园。  

可是我很怕,我怕抗震完了后甚至在抗震过程中,有人要说这又一次磨炼了。。。,证明了。。。等等。几千年了,太多的灾难,真不忍心我们的伟大、不屈和坚韧,不断...

Read more

惊爆! 新华体新作——被特权


——看官媒怎样把小人物的“大实话”批成“特权意识”。

 

 

   小人物说实话,这已经不新鲜了。小人物还能搞特权,倒值得一聊。奥运冠军周洋,这个小人物(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可斗胆称之为小人物),两句实话,两个新闻。

 

实话一:在获得奥运冠军后,周洋表示希望可以由此让父母的生活过得好一点。这本是很贴心的实话,但某副部级官员批评其“感谢你爹你妈没问题,首先还是要感谢国家。”在网友一边倒的抨击下,官员的批评没有能成为小民错误的...

Read more

“反黑”,更要“反下跪”


  这是搜狐网转地方报纸一则新闻报道的配图,标题是“江西上饶数十人手持刀棍滋事 警方控制31人”。

  从报道中所使用的“及时”、“果断”等褒奖之辞及照片的拍摄角度和场景看,这肯定不会是暗访偷拍。那么可以得出结论:显然,公安干警们对这个控制场面很是得意;显然,媒体记者也觉得这种处置合情合理合法,就差代表一方百姓“跪谢”之了。

  可是,“反黑”就可以让人“下跪”吗?我看不然。相对于公安机关在这次反黑战役中所取得的累累硕果,我却为那些年...

Read more

劳动争议解决之“军争”范例


《孙子兵法》讲道,战争中一定要把握“军争”的艺术,“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力求“后人发,先人至”。。。也就是要创造有利地位和作战条件,把握战争的主动权。在律师实务中,同样可以之为借鉴。笔者近来就代理一起劳动争议纠纷,颇有感触。

    案件大致情节如下:

    员工陈某任某四星级酒店人事主管已近九年。2008年初,由于酒店领导班子调整,陈某与新的上级领导发生隔阂。5月份以后,酒店以陈某工作失误为由两次下调其工资,并于7月份调动其工作...

Read more

谁在为律师的“能力”埋单?


今天接待一位客户,咨询和处理关于企业改制的事情。接手的时候,案件显得有点杂乱,老总陈述得也很辛苦,毕竟不是专业人士。此前,他们已经请过两位律师。

    一位是公司的法律顾问,能力不好评价,但最后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当了“叛徒”。对这类“律师”,我不愿再作评价,我的评价伤人也伤自己,因为别人会说我们是同行。这也不是我今天想要讨论的话题。

    另一位是他们朋友介绍的律师,一段时间后被炒了鱿鱼,原因是“能力不行”。

 &nb...

Read more

一次“万金油”的傻冒记忆


    随着律师开始越来越多地担任企业或私人法律顾问,律师也更多更直接地介入了各种社会活动尤其是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这些活动便于律师掌握更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拓宽律师的知识面,更好地服务社会,但同时也容易让律师走入另一个认识和行为的误区

很多律师见多了世面后,狂妄自大、好为人师的毛病就开始滋长。他们总以为自己够聪明,以为懂点法律会点逻辑就的能一通百通,真的就什么都懂甚至什么都能先知先觉,以为自己真是一个万金油

 

我个人就有这样次傻冒的经历。

 

   &nbs...

Read more

职业、人性、公众、还有权力,律师的艰难选择


今天和几个朋友喝酒聊天,席间从《百万富翁》聊到《鬼子来了》、聊到《美丽人生》,聊到这些影片中反映的的一些社会现实,聊到中国电影的现状。酒喝得不多,聊兴很浓。

又回到《百万富翁》,从里面聊到命运、聊到宗教,聊到其中反映的宗教屠杀。

这让我想到文革,在那个“史无前例”的时期,我们何偿不是以一种宗教般的热情自以为很正义地闹着造反搞革命。为了领袖描绘的所谓革命理想,朋友、师生、甚至父子、夫妻之间,随处弥漫一种近乎灭绝人伦的揭发和批斗。当政治成为少数人把控的游戏并且为全民所追随的时候,这与宗教又有何异?

极端的政治实实在在就是宗教,伴随着“腥风血雨&rdq...

Read more

“第一案”中的“处女情结”


处女”,一个很暧昧的字眼;“第一案”,一个很模糊的定义。

    处女含义有珍贵之意,大多时候会和道德词汇“贞洁”联系使用,中国古人还非常创造性地发明“守宫砂”对此进行鉴别。后来聪明智慧的国人还推而广之创新了“处男”一词,以示文化上的男女平等,但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处女”还是占据话语统治地位。

社会学上,某作家或某演员出品的第一部作品就称为“处女作”,男人也对这个词汇享有使用...

Read more

夫妻“忠诚协议”中的喜与忧


有个年轻女士,马上就要迈入婚姻的殿堂。男人现在很穷,但发展潜力巨大,女士称之“潜力股”。女士担心男人有钱就变坏,为给自己留条后路,要求律师给拟一份“忠诚协议”:约定任一方不忠出轨后自愿“净身出屋”。
        一番解释之后,我告诉女士:“忠诚协议”并不是灵丹妙药,建议回去仔细考虑,切忌一门心思寄托在对方所谓“忠诚”上面然后高枕无忧。
     ...

Read more

非诉讼解决方案的考量


   做律师这么多年,打官司做庭审激辩的技巧不说炉火纯青也是驾轻就熟了。可本人却始终意识到,虽然诉讼解决方案永远是我们手中所握有的神兵利刃,但出则伤人,有时候甚至“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所以我也经常推荐委托人尝试做一些非诉讼的谈判调解,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当事人不管是选择诉讼还是非诉讼,其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取得利益的最大化。有些是要争得物资经济利益,可有时候就是为了争一口气(要不然“心头洼凉洼凉的”),有时候又要更多地考虑时间上的节省,还要保持合作关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