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路风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企业与政府研究所所长。学历:1978-1982年,中央民族大学,1991-1998年,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研究方向:企业理论、战略管理、技术创新、组织理论和国家理论、中国工业竞争力、创新和科技政策。代表作:Lu feng, “The Origins and Formation of the Unit (Danwei) System”,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Vol. 25, No. 3, the entire issue, Spring 1993。路风,《国有企业转变的三个命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路风、封凯栋著,《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的政策选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为什么分散的行政能力会限制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从国家建设的角度看,即使经济改革的重点是针对政治和行政对经济干预过多的计划体制,国家机构的重新建设本来也应该是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对于国家工业行政机构改革的重点始终放在精简、撤并上,却从来没有放在重新建设上。在市场经济就是“政府什么都不管”的错觉下,还形成了一种“意识形态”:政府的作用越小越好,政府的机构和人员越少越好。在本来就想放弃工业行政的条件下,中央政府从事工业行政的机构过小、人员过少。例如在被中国奉为市场经济楷模的美国,联邦政府的能源部有工作人员3万多人,而中国设在发改委的能源司不过30多个人(即使是成立了能...

Read more

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一、中国产业升级的任务

当前,几乎无人否认中国经济转型需要产业升级,但产业升级在转型中的关键作用,却似乎仍然没有被普遍地认识到。实际上,任何经济体都是由具体的产业和企业组成的,而在目前对经济政策的各种讨论中,关于新增长来源或“新动能”的产业内容是模糊不清的,这样会使经济政策失去落脚点。

认识产业升级的重要性,在于把产业升级看作是其他转型因素的结果(因变量),还是转型本身的基本驱动力(自变量)。

产业升级的两种视角

从经济政策的角度看,目前有两种关于产业升级的视角居于主导地位。

第一种视角关切的重点是宏观经济平衡和长期经济增长的条件,倾向于把产业升级看作是...

Read more

全球化改变了自主创新的条件


  由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主办的“2011浦江创新论坛”于9月24、25日在上海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创新驱动发展”。以下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路风发言实录:

  路风:我先说我自己的,这个是一个用简单的方式说,自主创新与全球化这两个主题并列,但是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自主创新其实是讲的应该怎么做?全球化讲的是条件,是你做事情的条件,所以这两个概念不是可以互相替代的观念,对于自主创新来说,全球化也好,不全球化也好,闭关自守也好,开放也好,自主创新永远是应该做的,全球化出现了改变了什么?我说是条件,它改变了条件,像刚才主持人讲...

Read more

中国不得不做产业就做这样的产业


  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和移动化使平板显示无处不在!

  以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俗称液晶面板)为代表的平板显示器,已经成为与半导体芯片一样重要的基础电子器件,广泛地应用于从手机到电视机的各类产品中。

  中国在液晶平板显示领域是落后者,当大尺寸液晶显示器全面替换传统CRT(显像管)的时候,中国作为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全球第一大生产国和液晶电视的主要市场,却主要依赖进口来满足对液晶显示屏的需要。

  如果不能发展液晶平板显示产业,中国庞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就只能保持着低附加值组装...

Read more

大陆液晶面板产业即将起飞


  中国大陆正跨在液晶面板工业起飞的门槛上。2009年夏末,随着京东方8代线项目上马(其6代线已于当年4月上马),境外企业对中国大陆的封锁之“墙”应声而倒。日韩以及中国台湾企业蜂拥而至,争先恐后要在大陆建设高世代生产线。目前,京东方、TCL和昆山的三条8.5代线已经开建多时,三星设在苏州的7.5代线和LG设在广州的8.5代线也于最近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这些项目将使中国大陆成为继日韩和中国台湾之后的又一个液晶面板生产重镇。也恰恰是在这个门槛上,如何发展中国大陆液晶面板工业也成为一个尖锐的战略问题:是可以依靠引进外国生产线还是必须依靠本国企业的成长?之所以是个尖锐的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