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潘东燕

123

人格特质分类视角下的员工与组织契合分析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正式生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该法的颁布对于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和保障企业员工利益有重大的意义,与此同时同时,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内都将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本文通过从人格特质分类视角对员工与组织契合的分析,倡导树立以人格特质为核心的人才选聘观。目的在于使组织能够选聘到组织真正需要的认可组织目标、认同组织价值观、同时又能充分胜任组织工作的员工,进而降低员工的流动率,降低组织的运营成本,提高组织人员的稳定性和组织运营效率。
 
一 关于“契合”概念
 
契合&rdq...

Read more

BCG矩阵视角下的人力资源业务分类管理新思路


对于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外包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企业应该如何进行人力资源外包?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流线型管理似乎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即将人力资源管理分成行政事务板块、支持性事务板块和战略性决策板块。而社会及学界普遍认为的是应该把行政事务板块这类事务性的活动进行外包,甚至支持性事务板块也进行外包,只留战略性决策板块,认为它才是组织的核心。而且似乎很少有研究者对此存有疑意,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本文以BCG矩阵为视角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分类外包及管理进行了新的思考。
一 关于BCG矩阵
BCG矩阵(BCG Matrix)是由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

Read more

HR制度决定成败---从三国兴亡看企业HR制度的阶段性契合


三国近一甲子(公元220—公元280)的纷纷扰扰由于一部《三国演义》而盛传至今,所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似乎去留无意。然而,对于处于乱世的天下豪杰而言,却是意义非凡。曹操、刘备和孙权为夺统一天下之名,争了几十年,笑到最后的是曹操,为什么?众说纷纭,而对于我而言,关乎用人制度而已。
我们先看刘备的用人制度,桃园三结义之后,刘关张加诸葛成为蜀国的“聚能环”,再没有其他人进入核心决策层,即使到了蜀国后期,其骨干力量仍旧囊括张苞、关兴、关平等二代子弟,其兄弟情谊之深可鉴日月。但是,除了这几个兄弟,蜀中真的是无人可用了吗?
我...

Read more

管理的伟大


管理的伟大 

( 文/潘东燕,载《管理@人》2009年10月刊) 

    几年前,看过刘昕教授的译著《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一书,该书前言中的一句话让我感受颇深。大概的意思是:越来越发现,自己慢慢回归原点了,在人力资源领域浸淫多年,有那么一天,突然在想,究竟什么才是人力资源管理?这或许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漠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了吧。而丹尼尔·A·雷恩的《管理思想史》(第五版)无疑就是这么一部让你重新审视和思考管理原点的著作。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