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叶弘

中国证券业第一批执业分析师,长达17年勤奋致力于证券市场操作、市场研究、投资咨询等工作。执业证书号A0750207090029

真熬不住——主动买套也是一种理性选择


    

 

  做股票的人,没行情难受。

    做股票的人,空仓时间久了,也难受。

    怎么办?

    我的观点是先等等,至少短期内不会有什么象样的反弹。如果咬牙切齿仍然熬不住,那就主动买套吧,也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

    我认为买套就是买跌。买跌需要勇气,需要智慧。明明知道大盘低迷,成交稀少,人气散乱,盘中偶有股票上涨,也是偶然大于必然,运气大于专业。这种市道,人们大多唯恐躲之不及,这时候买股票...

Read more

股市在冷风阴雨中等待转暖


  好久没经历过这样漫长的寒冷天气了。这几天,南方在人们心里的温暖的记忆,已被连续从北方一股又一股扑面而来的寒气,吹裹得荡然无存。多穿衣服,减少走动,熬过当下漫长的寒冷,是现在人们的普遍心态。

  恶劣的气候条件,股市瑟瑟,似乎也在冷风寒雨中等待转暖的时刻。

  大盘收阴也好,收阳也罢,都无法掩饰市场疲弱的本质。深沪两市日成交再度回缩至2000亿左右,今天更是缩减至亿1560亿。这样的成交量,即使大盘收红,又能怎样?!

  太冷了,冷得让人没状态,没激情。

  股市太谈了,大盘涨跌都无法让人产生冲动。

  今天周三。本周一,周二两天,上证大盘都在盘中跌破28...

Read more

市场给力——地产股让人纠结但具升值潜力


    

 

大盘涨涨跌跌,成交仍然清淡。与元旦前相比,还是缩量整理的格局,盘中偶尔有个股涨停,或有某一行业板块联动表现一把,也多是火急火燎,草草收场。一切都没有改变。政策调控的力度丝毫没有减弱,提高银行准备金率,提高银行利率,以及运用其它手段继续收缩流动性。日前央行年度会议结束,稳物价成首要任务。

股市持续缩量调整,新股扩容的节奏没有减缓,反倒有加速的迹象。一周内除三四只创业板,三四只中小板之外,时常会有主板大盘新股发行上市。

昨天看《参考消息》,美国政府现在也关注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在被称为史上最严厉政策调控背景下,中国高房价逆风上扬,...

Read more

春节之前——大盘看似懒散,个股跃跃欲试


    

 

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这是一个很难找到投资主线的时段。

即使有行情,似乎也无法有效伸展。一轮稍微象样的行情,首先需要时段区间。现在距春节不足一个月时间,这期间出现一波主题鲜明的炒作行情不够现实。但元旦之前的大盘暴跌,似为眼下选股及春节后的行情准备了较好的反弹空间。

昨天反弹,为2011年的中国股市来了个开门红,这是好预兆。

今天大盘低开,主要是受美国股市,特别是美国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下跌之影响。今天股市下跌是表象,主要还是大盘在连续反弹之后后劲不足,明显懒散。指数震荡、波动区间有限,市场整体似乎欠缺热情,但局部行情多属即兴...

Read more

新年展望——2011股市的主要风险在哪里?


    

 

新年伊始,展望2011年股市机会的人多,但谈风险的并不多。即使谈风险,也多是大风险,象欧洲债务危机,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朝韩是否开战让炮弹飞,中国政策强力调控房地产,通胀预期,地方政府债务等等。这些风险要么是宏观的,要么是不确定的,要么是不可抗拒的。我认为2011年股市的主要风险并非来自市场,更多来自我们自身。

一、炒股观念的风险

长期以来,投资者常常纠结于价值投资与题材投机的矛盾之中。价值投资本身没有问题。但如果将价值投资仅仅理解为价值蓝筹股,或大盘绩优股被低估之类,则明显不适合中国股市国情。近期权威媒体报道:2010...

Read more

2011年股市的主要机会在哪里?


 

  2011年中国股市,各类预言目不暇接。角度不同,看似都有道理。《人民日报》今天有评论《展望A股 博弈下的结构性机会》,角度不错。每天写博文,给文章起名比较费劲。一个好的题目,往往会带出一篇好的文章。

  博弈,通俗的讲就是赌。结构性机会,说白了就是有股票涨、有股票不涨、甚至还有下跌。赚与亏不确定,只能靠博弈,只能靠选择方向与把握机会。2010年,上证指数全年下跌14.31%,深成指数下跌9.06%,但中小企业板指数却连创历史新高。这就是结构性机会。

  2010年股市年线以阴线收报,却并不影响个股和板块的机会。2010年出现翻倍上涨机会的个股近百只,涨幅超过2...

Read more

节前三阳——阳光有望继续照耀节后行情


    

 

今天是2010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今天《中国证券报》头版标题新闻是: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创汇改以来新高》

尚福林出席资本市场建立20周年座谈会时称“我国股票市值居全球第二,期市成交量全球第一。

总感觉2010年中国股市的真正水平没有发挥出来。或因如此,人们也有理由对即将来临的2011年中国股市充满期待。炒股票大多是理想主义者,他们将理想习惯寄托在未来。

欧洲、美国、俄罗斯以及我国东北,漫漫大雪,生活在南方的人们,能从一波又一波寒潮吹袭,快速降温中,想象、体验北方的极度严寒。国庆节前的最后三个交易日,沪深股市连续三...

Read more

行情清淡——不妨看看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


    

 

股市不同于楼市。为抑制高房价,政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高房价仍然是高房价。不过,如果不是政策调控,高房价或许更高。这说明调控是有成效的。

股市完全不同,调控股市也不用那么费劲。某位领导一句话,或是一种政策表达,都可能直接导致股市大幅大涨或下跌。

上周六央行加息。央行表示政策调控的目标,是稳定物价。提高银行准备金率、加息、收缩流动性,都是稳定物价最常见的政策调控手段。抽资对股市可谓釜底抽薪。物价下跌可能尚需观察,但股市下跌却立竿见影。股市是当今最能聚集市场人气与资金的“池子”。股市下跌,物价下跌在情理中...

Read more

着眼来年——等待也是投资策略


    

 

终于加息了。地球人都知道中国要加息,但不知道何时加息,又象随时随地都可能加息,这样的市场氛围,投资者大多陷入观望与等待。

就象股市大盘主要运动形态是上涨、下跌、横盘一样。做投资也主要有买、卖、观望三种投资策略。现在加息了。加息本是利空,但人们还是期盼加息的利空早点出来。利空出来了,肯定比藏头露尾要好。加息出来了,本应下跌的大盘,却直接以反弹开盘。加息的负面预期,已被提前消化在此前的持续缩量与下跌了。

年底日益临近,政策调控忙于收缩流动性,以防物价指数继续翘尾。各行各业的人们,也都忙于谋划来年,媒体则纷纷总结即将结束的一年,都...

Read more

上下两难——纠结指数涨跌?还是纠结选股?


     

大盘上破3000点与下穿2800点,似乎都不容易。两头堵的行情已经持续近30个交易日。成交量由10月、11月两市日均成交4000亿左右,缩减到2000亿附近。如果没有外力推动,上证3000点上方堆积的筹码,是历史上最密集的区域,在投资者的心理上,技术上的压力前所未有。向下突破2800点,同样不易,即使瞬间下穿,也会被拉起,重回28003000点之间的箱体震荡整理。

这样的格局看来还会持续。从政策层面看,管理层似乎更愿意临近年底,股市在相对清淡下的平稳与平衡,或更符合抑制物价,抑制通胀预期的政策调控目标,为下一个五年开局,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