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并非单项选择连锁药店的核心竞争要素
就连锁药店来说,塑造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有很多,但是很难分清哪个要素是最重要的,哪些要素是更重要的,我们只能从当前的零售营运之中来模糊地加以界定:
一、供应链
正所谓“兵马未到粮草先行”。供应链应当视为连锁药店成败的第一关健要素。就目前我们所说的供应链而言,应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上游供应商到本公司(连锁企业)这个阶段,我们可称之为“外围供应链”。具有不...
作者文章归档:李忠玉
《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下文简称《规划纲要》)要在5年内对药品流通业进行规划整合,而整合的方向之一是提高行业集中度,其中针对药品零售行业具体的发展目标是:1.药品零售连锁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达60%以上;2.连锁药店占全部零售门店的比重提高到2/3以上。
《中国药店》2011年公布的《2010~2011年度中国药店排行榜》数据显示:2010年,百强连锁企业的总门店数为44519家(含加盟店),总销售额为655.68亿元,较上年增长7.65%。而整个药品零售行业,业内估计2010年的销售总额为1760亿元,药店总数为41.6...
合纵与连横,是自古以来的两种结盟思路。而属于后者的“药店联盟”近几年犹如雨后春笋,一拨接一拨。直到今年08月05日,“中国百强连锁药店联盟”的成立,将这场联盟的盛宴推向了高潮。但在高潮过后,事实面前,联盟的热情势必降温。作为以“连横”为特征的药店联盟。虽然具备集中采购、管理输出等共同诉求与利益,但其先天不足是难以克服的。
1、松散的联盟缺乏约束力。联盟的成员主体之间是平等了,除了在群情高昂的联盟成立伊始,除了作为发起人或带头大哥的“盟主”能短时间内号令联盟成员外,各成员基本上是各...
药品价格的乱象主要体现在药品流通领域的两个环节:其一是药品的批发环节,各经销商、批发商的出货价格不一,甚至出现二批的价格低于一级经销商的出货价格;其二,是指在药品的零售环节,同一厂家同一规格的药品在不同的药店价格参差不齐。
的确,药品价格的混乱让所有的药品生产者与经营者都倍感头痛。价格联盟、维价协议,甚至将终端维价列入终端代表的考核等“维价措施”纷纷粉墨登场,但大多措施都无疾而终。
那么,我们到底是下错了药?还是对错了症?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头分析药品价格乱象的缘由以及经营者的动机,也就是说这价格到底怎么乱起来的。
第...
中药产业,近拟一盘散沙,并且处于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夹击之中。在整个中药产业链中,种植、研发、加工制造、商业推广等各个环节基本上处于分散状态,行业的集中程度远低于医药行业的平均水平。五年前那场关于中医是否是伪科学的争论差点将中医连根拨起。好在有关部门出面力挺后,这场争论才宣告结束。至此,中医保住了,作为中医载体的中药也保住了。但如今,中药的发展环境依然堪忧,因为中药正受到市场与政策的双重夹击。
市场环境
中药企业的供应链可能是医药产业中最脆弱的。主要表现在其原材料(中药材)供应的不确定性。
第一,是货源的不确定性,由于中药材的种植周期长,受气候、环境等因素的...
于老说“医改要改医,现在不改医尽折腾药,只会无功而返”。的确,医改原本应从“医”的角度着手,至少是“医”与“药”同时并举。但现实是,对医疗系统的改革并无实质性的进展,但在“药”的方面却下足了工夫,多部门、多政策,多管齐下。由此我们不得不担心,“医改”正在沦落为“药改”。
自从2008年国家公布新医改政策后,为了解决所谓的“药价虚高”的问题,因此对药品价格的管控与限制也就成了&ldquo...
五年前那场关于中医是否是伪科学的争论差点将中医连根拔起。好在有关部门出面力挺后,这场争论才宣告结束。至此,中医保住了,中药也保住了。但如今,中药的发展环境依然堪忧,因为中药正受到市场与政策的双重夹击。
目前在整个中药产业链中,种植、研发、加工制造、商业推广等各个环节基本上处于分散状态,行业的集中程度远低于医药行业的平均水平。
市场环境
中药企业的供应链可能是医药产业中最脆弱的。主要表现在其原材料(中药材)供应的不确定性。
第一,是货源的不确定性,由于中药材的种植周期长,受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其产量处于一种“靠天吃饭&rdquo...
药店的突围,被认为是医药零售业界的当务之急。但突围的方向却不一而衷。按业内的共识:药店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化。而超市化又是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之一。
据笔者所知,广东的金康药房是药店超市化进行得较早的零售连锁。2004年,广州的家宜--岛内价超市破产。一大批的家宜—岛内价超市的中高级经营管理层空降到金康药房,开启了金康药店的“超市化”之旅。首先,对旗下的平价药房的经营风格和现场氛围进行“超市化”的改造;其次,在产品品类上进行大刀阔斧变革,引进了众多的非药品,包括洗涤、化妆、护理等快速消费品;再次,在与供应商的合作条款与推广...
2011年05月03日,国家商务部发布了《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简称《规划纲要》。这份文件的第四条第(二)款中明确提出了医药分家的表述:在公立医院改革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等医改措施中,积极探索实现医药分开的具体途径,在已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取消以药补医的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周边药品零售配套设施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可率先探索医生负责门诊诊断,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的模式。请注意,这只是探索,不是实施。
医药分家,已经喊了十几年,但医和药还是铁板一块,抱成一团。这种现象是长期以来实行的“以药养医”的政策所导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