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总是面带微笑、平易近人,他为人谦和、做事严谨。
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他被评为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
他就是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张玉利教授,他见证了南开大学MBA20年的精彩变迁,他坚持引领南开MBA学生不断创新,做经济发展的推动者。
目前南开大学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学生的比例大概为1:1,专业硕士的发展正在增速阶段,南开大学MBA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过程定位更加清晰和明朗,例如南开在99年成立MBA中心,当时的目标是让MBA摆脱是盈利和培训项目的思维方式,将它和学术研究生区分开来,更好地体现专业学位研...
作者文章归档:张玉利

研究方向
1. 创业管理
2. 组织理论
3. 管理教育
主持的纵向研究项目:
2006年,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辜盛祖先生的邀请,参加全国工商联重大软课题“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研究工作,完成了创业环境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课题的研究工作。
2006.1-2008.12:“社会转型背景下高层管理团队、公司创业与绩效关系:中国成长型企业的实证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6.1-2008.12:“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研究(基地重大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5JJD630026。
2005.1-2005.12:“政府建设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相关措施研究”(总课题为:《政府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措施综述报告及资料汇编》,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
2005.1-2007.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业活动与组织互动的价值创造过程及其管理研究”,项目编号:70472049。
2004: “企业家式战略研究”,韩国高等教育财团
中小企业融资难应分类看待
随着经济刺激计划退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再次成为焦点。网易财经通过对国内多名专家进行专访,以期对长期存在的这一现象进行剖析,并期望获得解决办法。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张玉利日前向网易财经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与中小企业的成长性难以把握有关。他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难应该进行分类看待,处于生存型的中小企业不存在太多的融资难,而真正融资难的是属于机会型的中小企业。
张玉利说,“处于创业生存没有什么问题之后,在成长阶段,这是咱们目前的金融体系很难覆盖的部分,这个阶段的融资的确非常困难。”
张玉利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最基...
创业遇阻,坚持还是放弃?
当创业遇到阻碍,坚持还是放弃?
对于创业者而言,这实在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放弃意味着前期投入的损失,坚持意味着投入更多的资源。面对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不少时候增加投入可能意味着更大的损失。关于坚持与放弃的后果,曾有人进行过这样的计算:如果一件事的成功率是1%,反复尝试100次,至少成功1次的概率大约是63%。因为如果成功率是1%,意味着失败率为99%,而99%的100次方约等于37%。但创业中的坚持,远远不是这么简单。因为如果不能在每次尝试中学习和进步,结果可能是1%的100次方,成功率变为零。
为什么放弃,为什么坚持?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们讨论过,个体特...
如何识别创业机会?
机会识别是创业的开端,也是创业的前提。围绕创业机会,有些基本的问题是所有想创业的人都关心的,比如:为什么是他而不是别人看到了机会?未经系统论证调查的(甚至可以说偶然发现的)机会,为什么可以以及怎样成为创业机会的?机会识别要进行哪些可行性论证?等等。
机会青睐于特定创业者
理论界与实践界都一直试图回答:为什么是有些人而不是另外的人看到一个机会?这些看到了机会的创业者有什么独特之处?普遍而言,下面的几类因素,被认为是这些人具备的一些特征:
 ...
创业者如何整合资源?
创业者能否成功地开发出机会,进而推动创业活动向前发展,通常取决于他们掌握和能整合到的资源,以及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许多创业者早期所能获取与利用的资源都相当匮乏,而优秀的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卓越创业技能之一,就是创造性地整合和运用资源,尤其是那种能够创造竞争优势,并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
尽管与已存在的进入成熟发展期的大公司相比,创业型企业资源比较匮乏,但实际上创业者所拥有的创业精神、独特创意以及社会关系等资源,却同样具有战略性。因此,对创业者而言,一方面要借助自身的创造性,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尽可能大的...
如何防范创业期关键资源流失
要避免在核心员工离职之后企业元气大伤,就需要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
根据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有60%的民企在5年内破产,85%在10年内关闭,平均寿命只有2.9年。尽管不同的企业成长的路径可以不同,但成长是共同的目的。生存下来,谋求成长是创业者的主要任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不能实现成长不是意味着停滞,而是可能意味着消亡。而多数情况下,创业型企业的成长主要依靠资源的积蓄和开发来实现,如果这些资源被企业中的个人(不管是创业者、高层管理者还是一般的员工)占有,一旦发生这类核心员工离职,必将对企业成长带来严重威胁。事实上,这正是许多有过快速成长的企业做不大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