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吴贤德

吴贤德,祖籍河南省固始。从事新闻工作多年,先后在《半月谈》、《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发表文章(图片)2000余篇幅。96年以来,长期致力于农民工调查研究和追薪维权工作,义务为全国农民工追讨工资300余万元。《吴贤德:我为民工讨工钱》等为题受到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河南电视台等全国百余家媒体专访。获得“中国农民工追薪第一人”称号。 现为固始县总工会外出务工人员工会联合会驻郑州维权中心副主任,和全国多家报刊杂志、新闻网站特约记者、专栏撰稿人,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

吴贤德:难忘我的木匠岁月


 吴贤德:难忘我的木匠岁月

 每次返回老家,当我打开老宅房门,看见屋里那些落满灰尘的桌椅、凳子、……挂在墙上的锯子,装在工具箱里的斧子、刨子,那些多年未动锈迹斑斑工具,都会把我带回八十年代,那个让我终生难忘的记忆

  六十年代初,我出生在大别山下,固始县南部一个贫困落后的偏僻山村那里是个人多田地少的穷山村六十至八十年代,那里是个吃粮靠上级(供应),花钱靠政府救济地方(救济款)。

在我的记忆里,从我记事时,一年打下的粮食,就是一天三顿喝稀饭,勉强只能够半年吃,大人孩子穿的是补摞补土粗布,住...

Read more

生态建设让固始九华山美如画


 生态建设让固始九华山美如画

   在中国,人们一提到登山观日出,常常想到泰山、黄山等名山大川,但在我看来,固始的西九华山则别有一番风味。踏着清晨薄雾登上九华山顶,遥望东方,一轮喷薄欲出的红日,九华山犹如一幅不用任何描绘的流动壮丽的山水画。

西九华山风景区位于河南东南隅的固始县境内,属大别山脉中段,为国家AAAA级景区,观赏面积120平方公里,是中原地区最大的集“茶、竹、禅、山水情”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 

  妙高禅寺坐落在西九华山半山腰,占地面积80余亩,四周翠竹环绕,云雾成烟,199...

Read more

跟编织达人学织帽子 为“点点爱超市”献爱心


跟编织达人学织帽子 “点点爱超市”献爱心

学编帽,挣积分。

巧手做,献爱心。

捐超市,做奖品。

点点爱,满绿云。

722日,在郑州市二七区淮河路街道绿云社区的支持下,由中房物业联合信望爱社工开展的“点点爱心聚,编制绿云梦”手工小组在绿云小区文明实践站正式开始,活动邀请到绿云社区的编织达人王宣杰老师现场教授编织帽子的手法,吸引了辖区多位手工编织爱好者参与其中。

活动现场,王宣杰老师耐心、详细地讲解编织帽子的程序步骤,20多位爱心志愿者跟着王老师一边认真学习、交流编织技巧,一边大秀“针功夫&rdquo...

Read more

吴贤德:夜经济让郑州更加充满活力


吴贤德:夜经济让郑州更加充满活力

   /图吴贤德

夜经济是指从当日18时至次日凌晨2时所发生的服务业类经济活动,发展“夜经济”是提升城市消费需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举措。201912月,夜经济入选中国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

华灯初上,当郑州二七广场二七塔时钟敲响18时之后,成群结队的人们拥向这里,郑州市区最繁华最热闹的商圈,二七商圈进入另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夜生活刚刚开始。

穿过二七广场,进入德化新街来到郑州最繁华的地下二层商业街,你才发现这里是年...

Read more

跟着老吴镜头逛郑州:热闹的早市


  1. 跟着老吴镜头逛郑州:热闹的早市

  2.  

  3.  

  4.  生在大别山区农村,长在大别山区农村,从小就练就了早起跟在大人们屁股后面赶早集的习惯,离开老家虽然30多年了,但这个习惯至今仍然丝毫没改。

      60年代,我出生在大别山下一个贫穷落后的偏僻山村,从我记事时起,人们喜欢早晨起床后,提着筐子、篮子等器物,步行到街上购买豆腐、肉食和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

Read more

吴贤德:“原阳办法”出台为何遭来争议


 吴贤德:“原阳办法”出台为何遭来争议

  52日,河南省原阳县宣传部通过原阳融媒对外发布《原阳县新闻媒体采访接待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原阳办法),也许令原阳宣传部门没有预料的是,该办法刚一出现立即引发全国新闻媒体关注,很快这则消息被删除。

 办法第三条规定,建立新闻记者来访登记报告制度。新闻记者到原阳采访时,由宣传部新闻宣传管理办公室验明其合法有效的记者证件后,向来访记者发放采访许可证,通知责任部门做好接待工作,采访内容不得超越许可范围。

  记者到原阳采访,除需要登记和验明其合法身份,需要领取其...

Read more

抭疫值勤岗上祖孙三代党员


抭疫值勤岗上祖孙三代党员

 

 

 

 

  202026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形势严峻,为了防控新型肺炎疫情的蔓延,郑州市小区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居民出入小区,除持有“社区疫情期间出入证”外,必须接受值勤人员体温检测,一时间紧缺值勤上岗人员,成为各小区最为头痛的事。

  郑州市二七区淮河路街道办事处绿云小区大门值勤岗上,有这样一个特殊家庭,值勤岗上祖孙三代都是共产党员,奶奶叫张素敏,76岁,是一位具有45年党龄的老党员,父亲楚卫东,某企业职工,也是一...

Read more

春运盲目追逐拦截返乡旅客不文明


春运盲目追逐拦截返乡旅客不文明

  近日,笔者在郑州火车站西广场拍摄春运时,发现西北角地铁出口处,一群手持手机男女青年,在人群中奔跑追逐过往旅客,这群手持手机年轻人,在广场上来回奔跑,专门寻找和自己同龄人追逐拦截,这群追人男女究竟在干啥?

  笔者在暗访中发现,男青年追逐对象多为女旅客,女青年追逐对象多为男旅客,追逐拦截住旅客后,把已打开的手机微信二维码页面对着旅客,自我介绍说,我们是河南某科技学院大二学生,我们在做社会实践活动,耽误你三分钟时间,谢谢你扫描一下我的二维码……一些旅客在这群男女青年软强行下,不得不掏出手机,按照要求扫描对...

Read more

郑州市小学为啥如此胆大仍在违规收取高额借读费


郑州市小学为啥如此胆大仍在违规收取高额借读费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同等待遇”,继今年春季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费用全免之后,今年秋季,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也将免收杂费。昨天,市物价局公布了今秋开学后的收费标准。符合入学条件,并按教育局安排进入公办学校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学生享受同一政策。

据介绍,今年秋季起,城市小学、也不再交纳杂费,只交纳课本费。昨天物价局公布的收费标准显示,小学一至三年级:课本费、作业本费48元/人/期;四至六年级:课本费、作业本费70元/人/期;小学借读费为130元/人/期。(见2008823日《大河报》)

而笔...

Read more

从六叔下岗看改革开放30年农村变迁


从六叔下岗看改革开放30年农村变迁

   六叔,在我父亲他们堂兄弟中排行老六,我们这些晚辈堂侄、侄女们,也都他六叔。说起我们家六叔,在六、七、八十年代,周围十里八村不认识六叔的人很少,那时的六叔可是周围十里八村的“名人”和大忙人。让六叔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个农村的农民,也会遭到城里人同样的命运,也会下岗。

   我的老家在豫南大别山区,在六、七、八十年代,那里农民们住的最好的除了土坯茅草房,还是土坯茅草房,说起这土坯茅草房的茅草房的好处,就是冬暖夏凉,土坯茅草房之所以冬暖夏凉,是因为土坯和房顶上盖的茅草都比较厚,所以冬天保...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