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牛根生

 1978年 成为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厂的一名养牛工人   1983年 任内蒙古伊利集团(原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厂)厂长   1992年 担任内蒙古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   1998年 被内蒙古伊利集团免去生产经营副总裁一职   1999年 创办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职务   2002年 获“中国十大创业风云人物”、“中国经济最有价值封面人物”、“中国民营工业行业领袖”等荣誉   2003年 获“中国企业新领袖”、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称号   2004年 获“中国策划最高奖”   2006年 辞去蒙牛集团总裁职务

在责任面前,我们惟一的选择就是负起完全的责任


【按】牛总开博以来,不少热心网友时常惠顾。无奈牛总事多,常常无暇顾及,有时一个月才发一篇博文。最近乳业惊现三聚氰胺事故,网友对蒙牛极为关注,希望牛总出来表个态。为了尽早解答网友的疑问,现将他今天在蒙牛全员大会上的发言概要粘贴在这里,供参考。在本次讲话中,他首先陈述了早晨召开的董事会对经营班子目前几项举措的肯定:在保障消费者权益上方向正确,在制订善后方案上思路清晰,在确保奶源安全上应对及时……其后,他把话题聚焦到——责任。

(工作人员注)

 

尊敬的各位员工:

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是因为有两条路摆在我们面前,一条是死路,一条是活路。

昨天,是乳制品行业最为可耻的日...

Read more

两个希望工程


“蒙牛是怎么想起向1000所小学送奶的?”询问的有媒体,也有朋友。

 

2005年的时候,我提出了实施“两个希望工程”的设想。“第一个希望工程”,众所周知,它是抓智力的;“第二个希望工程”,事情是原本一直就有的,但概念是我新提出的,它是抓体力的。这两个工程,都要“从娃娃抓起”。

 

为什么提出“第二个希望工程”?一方面,健康是前提。我国许多文体比赛,并非技不如人,而是输在体能上;一些科学家英年早逝,也不是由于智力问题,而是因为体力不支,身体如果罢了工,再聪明的脑袋也不得不划上句号。强身健体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智能型社会”需要重新彰显的议题!另一方面,一个人吃什么不仅...

Read more

与安南邂逅


 

与安南邂逅是三个月前的事了,但今天想起来,仍然觉得是有一点缘分在里面。

 

今年5月中旬,法国巴黎银行举办“慈善与永续发展研讨会”,安南和我都是受邀嘉宾。

 

如果安南先生不凭借自己在联合国秘书长任上积累的影响力去致力于全人类的慈善事业,他可能不会出现这个会议上。

 

我呢,如果没有捐出全部股份创立“老牛基金会”,肯定也不会成为这个会议所邀请的惟一的中国公民。
这样说来,“慈善事业”正是我与安南先生的邂逅之“缘”。

 

我的家乡有句老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全世界的规律也是这样,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同...

Read more

大品牌就得负大责任


  哈佛大学演讲有感(之五)

  大品牌就得负大责任。这不是口号,不是面具,而必须化作企业的“实践”与“瓤子”。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的第一要务。

  为什么?

  第一,无责任则无品牌。薪水微薄,员工不满意;质量低劣,顾客不买账;信誉欠佳,银行不放贷;贡献平平,政府不支持……不承担责任的品牌大不了。

  第二,大品牌伴随大监督。你是大品牌,所以,媒体盯你最勤,队友跟你最紧,社会评你最多。不要说“他比我差为什么你不说他”,因为你是大品牌。不要说“你不怕死我也...

Read more

跨国公司与中国公司谁更“善”?


  哈佛大学演讲有感(之四)

  在哈佛打嘴仗,有提问者说美国公司“如何如何负责”,中国公司“如何如何不负责”……我说,当中国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时,你们还没建国呢!跨国公司虽然很强,但它们在中国,财富度和慈善度是不成比例的,所做善事的比例还不如我们中国企业大。你们不是有这个做善事的习惯吗?那么为什么你们拿走我们的市场,拿走销售额,拿走利润,却不留下更多的善事?结论:外国的月亮不见得就比中国圆。一位对跨国公司有着深刻了解...

Read more

哈佛大学演讲有感(之三)


  “一穷二白”与“后来居上”

  第三个感想:“一穷二白”与“后来居上”。

  在哈佛大学接受提问的时候,话赶话,赶出这样一个回答:先富有先富的累赘,后富有后富的便利——西方人过去已经购买过的东西,像房子和房子里的贵重物品,他现在就不需要购买了;而我们中国许多人过去没买过这些东西,所以购买力就旺盛。

  毛泽东说过,一穷二白也有一穷二白的好处,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这里好有一比:改革开放30年,这当中许多人曾有个“铁饭碗&rd...

Read more

哈佛大学演讲有感(之二)


  远离战争,也要拒绝“斗争”

  第二个感想:远离战争,也要拒绝“斗争”。

  美国的崛起,与一战、二战都未在其本土上“腥风血雨”是有关联的。

  哈佛大学的传奇,从源头上讲,也可以说是哈佛先生所捐财富催生出的灿烂奇葩。据介绍,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中,共有六位曾当选过美国总统,他们是约翰·亚当斯(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拉瑟福德·海斯、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连任四届)和约翰·肯尼...

Read more

哈佛大学演讲有感(之一)


  序:2008年3月9日,我受邀在哈佛大学就企业社会责任发表演讲。据有关媒体的同志讲,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受邀在国际上讲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家”。缘何?原因大概有三:第一,中国有企业(现代意义的企业)的历史太短;第二,中国讲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也不长;第三,国际舞台上某一领域话语权的让渡标志着该国在这一领域的崛起——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崛起了!

  在哈佛演讲后,我有五个方面的感想。

  第一个感想:“财富权”往往决定“话语权”。

  马克思曾说,资本主义在它不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