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江淮

当过工厂普通工人,有过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和讲师职称,学历止步于哲学硕士,曾在电力、城建、教育、医疗、咨询、房地产、物流、外贸、通信、基础工程等行业行走。 E-mail:[email protected] Web:www.rostal.com.cn

禅修的管理之道


 相传五祖弘忍有一天令门下弟子各作一偈呈解所悟,大弟子神秀就作了这首“身为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时引起众僧的赞叹。这时一个叫慧能的扫地僧偶然听到神秀所作的谒,感到此偈未见本性,于是也作一偈,因不识字,请人写在壁上,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全然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在看了慧能的谒后,认为慧能比神秀更有慧根,于是就将衣钵传给了他,令他为第六代祖。
 不过虽然是慧能最终胜出,神秀的号召力也挺大,君不见现在的禅修仍是出家人修行中的关键,它甚至比念经还要重要。因此在禅宗丛林里面,禅堂是整个寺院的核...

Read more

管理者应该是思想家吗


    企业的基本目的就是牟取经济利益,因此它在道德问题上是中立的。倒是在经营企业的管理者身上,由于他肩负着各种社会责任,我们才看到一丝道德主体的味道。
    管理者应该是思想家吗?那倒未必,但他至少是要有点思想的,否则他的管理就往往只有量感缺少质感。所谓“质感”是指物体的质地给人们造成的感觉,质地本身的不同,给人造成的感觉也不一样。
    就拿管理沟通来说吧。从形式上说,沟通分为上级之间的沟通、同事之间的沟通和下属之间的沟通;从种类上看,沟通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前者...

Read more

做有效管理者



企业是功利的,它必须通过经营行为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期赢得顾客的满意,从而实现自己的功利目标。因此企业无论大小,都必然通过管理来节约成本、提升效率,力争实现盈利目标的最大化。
但是抓管理并不等于就一定能有成效,张瑞敏认为企业管理中最严重的问题是无效管理,这是任何企业都存在的现象,只是轻重不同而已。
无效管理之一:好大喜功
民营企业为了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制定了很多管理制度,聘请来在正规企业工作过的人做厂长,但“改头换面”后的企业还是显得零乱,文件制度一大堆,管理成本上升,效益反而下降,工资占销售额的比例从以前的6%上涨到13%,老板为此感到很困惑。
事实上这绝非是个案。许多...

Read more

管理的“动”与“静”


  总经理不管怎么风光,所担当的角色从来都是一名勤勤恳恳的后勤部长,所起的作用主要是为企业的正常运转保驾护航。
  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管理布局一旦形成,会有一定时间的稳定期。而经理们此刻就要将舞台的中央让给企业的生产者,用艾科卡的话说就是“划定运动场的规模”:
  “我的大部工作是我称之为‘限定外壳’或者确定范围的事情。作为一名公司总裁,我在可以使用的资金总数上作了限定——然而没有必要在如何使用资金上作出限定;我限定工资表上我所需要的经理人数,而不限定他们是谁;我限定我愿意支持的研究与发展的经费数,而不限...

Read more

我们需要硬心肠


在企业这样的集体活动中,协作和控制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法约尔才郑重告诉人们:“管理的过程就是预想、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但这话也只说对了一半,还应加上“有效的控制需要客观的精确的合适的标准”,这后一句话是美国管理过程学派主要人物哈罗德·孔茨说的。
管理控制标准的制定当然不是随意的,需要进行仔细周全的设计。以现代企业管理之父泰勒为例,他首创的科学管理办法得益于他在伯利恒钢铁公司进行的试验,其中最著名的是对铲装工人施米特进行的“铁锹作业试验”:
泰勒对施米特操作进行了细致、准确的测量,剔除工作的无效部分,改进操作...

Read more

管理的“和”与“同”


企业在进行管理总结时,往往以这样的话作收场:“管理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大家的事情,今后我们要继续共同努力,尽量减少配合失误,促使单位的管理走向更好!”
老实讲,这句话本身一点也没有错,但是用在这里则是个“疑问句”,它可以帮助总结者顺利完成一个平滑的概念偷换,相当轻巧地将自己的管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或者至少是摊平了 。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管理的确是大家的事情,正如俗话说的那样,“独木不成林,独鸟不成群”,没有合作伙伴的配合,单打独斗式的管理从一开始就是空谈。
在这方面,精于管理的艾科卡头脑很清楚,他不仅懂得&#...

Read more

管理的“德”与“得”


  日本的管理制度不可谓不精细,精细到一张小表格都设计得很复杂,然而细并不意味着就是好。就以申请访问学者的表格为例,一定要问到申请者的初中是哪天毕业,高中是什么时候毕业,哪一月哪一天,实在是繁杂罗嗦。
  管理制度虽然很重要,但其重要性也不能夸大到像某管理模式宣称的那样,一旦实行下去便可以使经理“终于找到了管理的感觉”和职工“知道了怎样在企业中生存和发展”。因为只拥有制度是不够的,原因很简单,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再严格的制度也不可能没有弹性的部位。没有高度自觉的人,这些部位就是一纸空文。
  其实,只存在两种意义的管理,一种是肉眼可视的具体制...

Read more

把握严格管理的度


  管理学家亨利·艾伯斯说过,上级领导的职责就是要把下级的行为纳入一个轨道,以便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那么怎样规范下级的行为呢?在许多人看来,最简便的办法就是仿效军队,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
  然而严格管理未必是科学管理,一提管理就说要“严格”的人也未必是真懂管理,事实上,在“严”字当头思想的指导下,企业管理的成绩也是有好有坏,先说说做得比较成功的两个案例。
  长虹集团是军工企业出身,历来有严格管理的传统。倪润峰一直认为,公司的管理制度最好不要给员工犯错误的机会。
  以上下班制度为例,早晨只要广播声一停,公司的大门立即关闭,迟到者会...

Read more

以平常心去创业


在步入生意场前,创业者大都事先做过种种主观策划,相信照此路线行走下去必定能成功发达。在以后的创业实践过程中,如果一切顺顺利利,那当然很好,但实际情况经常是诸事未必顺。于是有的人不免产生心烦,接下来如果再遇到麻烦,有的人恐怕就会心情沮丧了,如此几个回合下来,当初的豪情说不定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人们喜欢把企业之间的经济竞争比喻为一种军事上的搏击竞技,但实际上企业并非军队,经济活动的领域也并不等于战场。因为现代经济生活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更多的时候是在追求共存,不像战争纯粹是一种零和游戏,乔治桑描绘的“不是战斗,就是死亡;不是血战,就是毁灭,问题的提法必然如此”那样的战...

Read more

欣赏也是一种管理


国外曾有人对正在欣赏名画和交响乐的人群进行测试,发现他们在欣赏时身体内各系统的功能处于平衡和协调状态,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指标均很稳定。这表明欣赏确实是一项有益健康的活动。
欣赏者本人也大都有切身体验:欣赏当时乃至过后的一段时间内,会产生一种满足感、愉悦感、轻松感和幸福感,这是其他任何一种休息方式所难于达到的。
    还有一种欣赏叫“自我欣赏”,是指人欣赏自己的“创造成果”。自我欣赏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和自豪感,会比欣赏他人作品得到更大的心理满足,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