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君臣佐使
上中下。
上中下是個圓滿的分層。
層次是縱向的。
上下不是人間。
人間是中。
不知道河南人說“中”,是不是迎合了這個人間。
海德格爾有“常人”。
超出常人是情緒 。
低於常人是沉淪。
也是上中下。
大多數人沉淪著,少數人指點江山。
也就是所謂“平平淡淡纔是"真"”,歲月靜好。
現象與物。
物在自身的存在中以各種質料的堆積為現象規定自己,而現象則是以物的本質為規定的物的各種質料的量集合為界限規定自己,從而成為物的本質的直接規定的範疇。
君臣佐使就是在這種病的規定中,詮釋了存在與時間。也就是知行合一。
行動科學有關的現象學。
另外,大豆20年前是龍永圖當初和美國談判與中國入世最重要的、最後簽訂的項目。主要是因為美國大豆產量太大,其次是巴西。
而大豆又是沒有殘餘的農產品,也就是都可以吃,而且吃的花樣多。一艘巨輪可以只載大豆一種產品,蔚為壯觀,數量驚人,乃至看到了可能會噁心/不適。讓人想到了基因。所以,大豆在中美經濟關係中大宗商品的主要代表。
所謂“法的意識”,還是西方傳統文化的糟粕。因為西方民主自由慣了,需要法律。如果社會本身就有張力和規範,法律自覺纔是法意識的現象存在,而西方所謂的法意識是社會意識,是外在的人為的。
沒有做好君臣佐使,所以,西方在所謂民主自由的基礎上,很多東西都是規定性的。而且越來越沒有人情味,限制越來越多,就像巴西是萬稅之國,哪一天也許,說話都要收稅?
沒有上下,不分上中下,沒有中。
~~Chamheiquen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