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龙湖水库“泽渝”重庆
初春的迎龙湖水库 蔡律摄
迎龙湖水库“泽渝 ”茶园,造福苍生,兴灌溉之利,为民生供水,兼具水质净化、蓄水调洪、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等多项生态服务功能,是南岸区主要生产生活用水水源地,也是重庆市备用水源库。
迎龙湖水库工程于 2003年10月正式动工建设 ,2008年4月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工程完成总投资5.6亿元。迎龙湖水库占地面积2807.94亩,移民1330人,控制集雨面积87.2平方公里,总库容1798万立方米,整个工程由挡水工程、引水工程、朱家岩水厂三大部分成。
迎龙湖水库泄洪沟 蔡律摄
迎龙湖解决了南岸区迎龙、长生、广阳、峡口四镇5.16万亩耕地灌溉用水和2.71万农村人口和1.86万头牲畜饮水难外,同时,解决了茶园新城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从根本上解除了主城区六大城市副中心之一的茶园新区发展的供水“瓶颈”,为城乡统筹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枯水期的初春的迎龙湖水库 蔡律摄
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及周边区域概念规划已完成,对约1平方公里可拓展建设用地的业态策划、公共空间、景观系统、综合交通组织、建筑形态管控、地下空间规划、夜景照明、开发时序等方面进行深化设计,形成详细城市设计方案,对接南岸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指导下一步控规编制。
迎龙湖水库的鱼苗池 蔡律摄
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364公顷,是重庆主城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分为湿地保育科普区、观光田园区、文化体验区、绿色生态农业区和湿地保护保育区5个功能区。公园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和保护迎龙湖水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游科普宣教为依托,以湿地生态文化为特色,集生物物种资源保护、湿地科研与科普宣传教育、湿地游憩、观光览胜等功能于一体。
迎龙湖水库的鱼苗池 蔡律摄
为突出生态优先、湿地保护优先发展理念,突出功能分区优化和后期管护,突出湿地展示和科普宣教作用,国家湿地中心于于2018年5月现场论证了《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修编(2017-2021年)》。通过规划修编,将迎龙湖东侧约143公顷临湖土地资源纳入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管控范围,通过规划刚性约束,实行更严格的保护和管理,为重庆市主城保留一块不可多得的湿地生态空间。
伸到迎龙湖水库的岩石 蔡律摄
既保留了两岸自然库塘、溪谷、漫滩等多样湿地景观,又为猛禽迁徙和野生动物栖息,培育出良好的森林植被和水源。据了解,在修编前这里共有植物423种,水生和陆生脊椎动物151种。目前,高等植物新增15种,脊椎动物种类新增4种。
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围绕“海绵乡村”这一概念,培育雨水花园、沟谷山坪塘等系列海绵结构。待对外开放后,游人不仅可以近距离体验多彩荷花、花香悠谷等自然意境,伴随蝴蝶飞舞和清脆鸟鸣,还可一睹梯级库塘的自然落差和层次感。
初春的迎龙湖水库 蔡律摄
据了解,该湿地公园对游人开放,逛点包括四季有花的牡丹园,种植有紫荆花、海棠花、牡丹、芍药等花卉。公园还将推出1400余株樱花观赏区和特色红枫观赏区,农耕区除了集中展示桃树、李树、梨树、油菜等常见植物外,还注入了长廊、田坎、茅草亭等农耕文化设施。
此外,公园将采用科普与旅游结合方式,为游客提供舒适休憩地。其中,分散式停车位规划2000余个,所有梯道均采用防滑砖、青石等,形成20余公里环山步道。同时,游人还能在指定区域露营、野炊等。
迎龙湖湿地公园芦苇、杂树。蔡律摄
迎龙湖湿地公园位于重庆生态城范围内,目前是重庆市中心城区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紧邻广阳岛片区,是实践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的最佳场地。迎龙湖湿地公园及周边区域位于重庆主城东部的南岸区迎龙镇东南部,四至范围为东至明月山脉南岸区界,南至南岸区界与巴南区惠民街道接壤,西至绕城高速公路,北至茶园大道广阳岛片区边界,面积约6.25平方公里。
迎龙湖水库碧波荡漾,两岸青山环绕,出露水面的湖滩岩石上,成群的白鹭、苍鹭等鹭鸟或悠闲自得的觅食,或轻盈的滑翔在静静的水面上,一派湖光山色秀美画卷。湖面开阔,水面平静,水体清澈。清晨,水面雾霭袅袅,如入仙境;傍晚,霞光映照水面,泛起粼粼波光。依山傍水,岸线曲折,隐映在山色绿树中。附近湿地公园岛屿众多、山水环抱、白鹭成群、果树成林、山林茂密,瓜果飘香,把迎龙湖水库生态保护好,完善迎龙谷旅游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变成市民观光、运动、科普、生态康养的乐园,对盘活附近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起画龙点睛作用。这是泄洪的渠沟。蔡律摄
蔡律 2021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