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与历史观之间的关系(7月13日)


世界观与历史观之间的关系(713日)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一个总体的看法,在这三种观念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而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观和价值观相辅相成,人生观决定价值取向,价值观引导人生走向,人生观和价值观又丰富着世界观。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一个人根本性的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一生。世界观的建立基于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人们处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时对世界的认识也是不同的。

 

世界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做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的一定价值或作用。常规意义上的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

世界是横向的历史,历史是纵向的世界。你对世界的态度,决定了你的基本立场,以及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你的角色定位以及利益导向性。不管是表达出来的言论还是做出来的行动,都直接表现你的立场和倾向性。

 

世界观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在植物的世界,在动物的世界,在人类的世界,都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中国军事史》所集《历代战争年表》,起自公元前26世纪传说中的神农时代,止于公元1911年清王朝的灭亡。据《年表》统计,在大约4500年的漫长岁月中,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战争共3791次。

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公元前26世纪至前22世纪)5次;夏、商、西周时代(公元前22世纪至前770年)38次;春秋时代(公元前769年至前476年)384次;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230次;秦代(公元前220年至前207年)9次;西汉时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4年)124次;东汉时代(公元25220年)278次;三国时代(公元220265年)71次;西晋时代(公元265316年)84次;东晋时代(公元317420年)272次;南北朝时代(公元421580年)178次;隋代(公元581617年)88次;唐代(公元618906年)192次;五代十国时代(公元907959年)73次;北宋、辽、金、西夏时代(公元9601127年)256次;南宋、金、蒙时代(公元11271279年)295次;元代(公元12801368年)208次;明代(公元13681643年)579次;清代(公元16441911年)427次。

 

在过去的5000年,世界充满了战争,但是诸侯国之间的战火基本都遵循“弱肉强食”的原则,正所谓“春秋无义战”,大国强国都可以随意合纵连横,肆意践踏别的国家的领土,小国弱国只有任人欺凌的份儿;而我们当下所处的世界依然是“弱国无外交”。实力雄厚的国家与武装力量,即使方向方式与方法都是错的,即使对后世产生难以弥补的损失,都会被后人津津乐道,并成为后人羡慕的榜样。

 

所谓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需要的成熟的历史观是长大成人的成熟女性,是有经得起推敲的文化内涵。每个人都将成为历史。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关于英雄的传记性描写,其实在很多时候都是片面的,都是由某些桥段去断章取义的,虽然有些时候所用的并非溢美之词,但都难以掩盖跪着的人向自己的偶像顶礼膜拜的那种感觉。

 

贾春宝

2020年7月13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