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可以摘下口罩了,是真的吗?


  我们渴望着疫情快点过去,渴望着快点摘下口罩,北京可以摘下口罩了,是真的吗?
  北京疫情应急响应将由一级调至二级,4月29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发布了健康防护指引。


  庞星火说,常态化防控机制下,市民朋友更应自觉做好个人防护,长期保持良好的卫生健康习惯。现提出以下健康防护指引: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随身携带口罩,视不同人群场所选择佩戴适宜的口罩。以下人群和场所需要继续坚持戴口罩。

  重点人群
  1.新冠肺炎确诊病人、疑似病人、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人员,康复期出院病人,以及入境人员(从入境至隔离期满)。
  2.居家隔离或健康监测对象及其共同生活的家人。
  3.出现发热、咳嗽、咽痛、鼻塞、流涕、打喷嚏等有呼吸道症状的人,或与上述人员接触的人。
  4.孕产妇、儿童、65岁以上老人、患有慢性基础疾病、抵抗力较低等体质弱并需前往公共场所的人员。
  5.赴医院就诊或陪同他人赴医院以及探望病人的人员。
  6.看护老人、婴幼儿和长期卧床人员的家庭护理人员。
  7.医疗卫生、安保执法、公共服务等频繁接触不同人群的工作人员。
  8.乘坐各类公共交通工具或公用电梯的人员。

  重点场所
  1.社区和单位进出口等人员密集区域。
  2.汽车站、地铁站、火车站、机场等公共交通场所。
  3.商超、宾馆、批发市场、银行网点、业务大厅、餐饮行业、美容美发等商业服务场所。
  4.展览馆、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服务场所。
  5.养老院、福利院、救助站等相关特殊场所。
  6.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办公区域、会议场所、生产作业区域。
  7.与不了解健康状况的人员接触距离小于1米的任何环境或场所。

  学校校园
  1.教室内的授课教师和听课学生。
  2.校内教职员工,含后勤保障、保洁、安保人员。
  3.进入校园内的外来访客。

  二级应急响应下,除以上规定的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和学校校园限制措施外,户外环境原则上可不戴口罩或根据自身状况决定。口罩在弄湿或弄脏时及时更换,废弃口罩不随地乱扔,放置随身塑料袋中按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紧接着就是五一假期了,在享受轻松的假期的同事,还要注意疫情反弹,尽量不要扎堆旅游,去景区旅游还是带上口罩比较保险。
  【中教数据库学术平台智能投稿直通车,只需要一键上传稿件,系统会对稿件自动进行智能诊断,对格式规范、写作方向、创新程度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为您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协助您不断优化文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