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婚的重要测试内容
喻建国
试婚,未正式结婚前男女双方同居在一起,就像婚姻已经开始,试婚期间双方的占有强度和占有烈度都会悄无声息地暴露,即使一方要遮遮掩掩,也会露出很多端倪,此外双方的生活习惯会全面坦露在对方面前,让对方接受适应。如果一方对于另一方的占有强度或占有烈度不能接受,或是对对方的生活习惯难以容忍不能适应,试婚就可以结束,两不相干,道声告别就分手了,没有什么结婚以后分手的很多麻烦事以及产生的影响。
在我国,试婚在西南少数民族中都很常见,佤族、怒族、布朗族、景颇族等在结婚前常有不同的试婚阶段。如布朗族的订婚,称做“甘伯”,男方带茶、盐、烟、饭、菜及银钱到女家,女方父母收入礼物后,男方请求与未婚妻同居,得到许可后便和女方正式同居。结婚叫做“甘内木”,是最后获得女方全氏族对同居的批准仪式。现代西方国家试婚现象很普遍,当事人在婚前先同居一段时间,相互观察对方的生活、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的情况,看看能否相互协调,相互适应,而后再决定是否履行法律手续,成为正式婚姻。西方国家有些试婚人的试婚期很长,甚至有些人双方的孩子都已经十岁了,才确定结束试婚,正式结婚。
婚姻中有很重要的内蕴,那就是婚姻双方对另一方的占有强度和占有烈度的感知和适应的可接受性。出现离婚往往就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占有强度或占有烈度承受不起,难以接受。由于离婚还会引起多个社会问题和家族问题因此离婚是比较复杂的,离婚前还需要考虑这些连锁反应,而试婚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很容易就完成了。铺盖一卷,行李一提,走人,就这么简单。
对于试婚,社会上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试婚是男女在对立合作中的一种试验,目的在于提高婚姻质量,减少离婚率,甚至很有必要;有的人则从道德、法律和社会角度对试婚提出批评,认为试婚制有悖于社会道德和法律,对社会的稳定有一定损毁。
试婚的取舍还是未婚男女的事情,现代未婚男女的文化程度相对于过去都有很大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也与过往年代完全不同,他们以婚姻为取向,按照婚姻的模式进行一段试验,也可以说是创立了一种前婚姻模式。当事的双方男女婚前先同居一段时间,相互观察在生活、生理、心理、工作等方面的展现和对自身的影响与干预,看看能否相互协调,然后再决定是否履行法律手续,正式步入结婚。进过试婚的正式婚姻,离婚率肯定会大大减低,由于离婚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和影响也肯定会大幅度减低,其实这还是有利于社会的。
最近有一位女子曾经两度离婚,前来询问自己准备结婚的情况,我就建议她先行试婚,避免再第三次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