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人口普查指导要点
1、领导重视情况。县市区、乡镇政府一把手任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村级换届选举正在进行,想提名村支两委的,必须先搞好人口普查。为认真落实《关于做好各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和视察普查登记现场的通知》(国人普办字〔2020〕54号)精神,进一步动员广大普查对象积极支持配合入户登记,请组织安排好本地党政领导参与人口普查的相关活动。一是邀请本市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人口普查登记,并在登记结束后就人口普查发表简短讲话。二是邀请当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或分管负责同志在人口普查登记期间视察普查登记现场,看望慰问一线普查人员。请各地认真谋划并对有关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和报道。
2、部门配合情况。进一步推动公安、宣传部、民政、卫健、教育、社保、医保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强化责任追究,共享相关行政数据,提高普查工作效率,确保普查数据质量。
3、摸底进展情况。根据常务副省长谢建辉、市长刘事青要求,
4、准备工作情况。经费要达到人均不低于10元的标准,经费到位率要达到100%。
5、“两员”队伍建设和培训情况。鉴于两员工作量太大,建议县市区对两员补助提高标准,要确保每一个普查小区一个普查员。
6、宣传工作开展情况。每个县市区要有村村响、宣传车、大型户外广告牌、交通要道有电子显示屏、小区里面有小型横栏式电子显示屏。在当地新闻媒体安排专门版面,刊登普查进度通报,宣传普查人物。
7、风险防控落实情况。坚决做到一个普查小区至少有一个普查员;严防闭门造车、统计造假;严防数据丢失、资料外泄;加强问题整改,加强责任追究。
8、大数控制情况。普查质量贯穿人口普查全过程,根据以往历次普查经验,要注意以下四个指标波动区间:常住人口率。常住人口除以户籍人口的比率,经验数据一般在90%左右。三区常住人口率要高于110%。常住人口有地域、时间两个方面,本村社区、半年内。常住人口是人均指标的分母,是财政转移支付的依据。提高常住人口率,可以防止人口漏报。城镇化率。城镇人口除以总人口,按小康指标要求要达到60%。2019年全国、全省、全市城镇化率分别为:60.6%、57.22%、48.78%。三区城镇化率要接近或者等于100%。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经验数据要大于8‰,出生率高于13‰,死亡率低于5‰。总人口变动分为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自然变动就是出生和死亡,机械变动就是迁入和迁出。出生率可以看出两孩政策实施效果,死亡率可以看出平均寿命,对国家制定计划生育政策、老年人口政策有直接作用。失业率。失业人口除以总人口经验数据低于5%。失业率是四大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其余三个是经济增长率、物价上涨率、对外收支平衡率),广受国际关注。以前登记失业率是原劳动局负责,现在调查失业率由统计部门负责。
9、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每周一上午12点以前,上报前一周工作信息。包括工作进度、好人好事、工作亮点、工作建议。突发事件和重要人口普查新闻,随时报送。工作信息要确定本县市区报送人,信息要素本身注重“5个W”,有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