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垃圾场上建花园就是给后代的财富吗?
-----一位朋友到北京参观垃圾场上建花园而回来说将来这是垃圾场的发展方向的疑惑!
汪华斌
昨天早上我陪着一位乡亲在外面吃早餐,吃完饭后我就陪他到江边转转;谁知我们转到武船这里的江边时,发现长江堤岸加了铁丝网;说是保护水源,禁止任何人到江边。这乡亲原来在这里转过,他说原来不是允许到江边的吗?不然咋江边投资修建这么好。可如今竟然因为保护水源而禁止大家到江边,难道以前大家到江边的时候都是污染水源的吗?他说如果真的就是这么保护长江,那我们的长江不是围起来就万事大吉了吗?
我们往回走的时候,碰到了一位正要去上班的朋友;而他刚好是环卫管理部门,所以就问他这就是保护长江吗?他说他刚到北京某大型垃圾场参观回来,发现在垃圾场上建的花园真的漂亮;所以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学习,就是在垃圾场上建花园;使大家感受到花园式的社会生活。说完这朋友匆匆离去,而我却陷入了沉思;这么多垃圾每天按百亩计算的速度掩埋,这花园是多了;可土地呢?更重要的是这花园下面的土地呢?难道它能自动转化为煤或石油吗?如果不能,这里的地下水呢?难道不是同样被污染了吗?
我们知道在改革开放前,我们社会的百分之八十是农村;而农村人口又是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更重要的是在改革开放前我们的农村是不出产垃圾的的,因为垃圾都被循环利用了;如有机垃圾变成了家禽或家畜的饲料,而柴草等垃圾通过焚烧而同样变成了肥料;自然人与饲养的动物粪尿同样是好的肥料。就是这样的循环,所以改革开放前的农村是没有垃圾的;所以也就没有了垃圾场的概念了。然而现在农村每天产生的垃圾可不少,如我那只有老人在家的农村竟然每天早晚垃圾车来两次;每次竟然都是满满几大垃圾桶。尤其是遇到装修,这垃圾车根本就拉不完;这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气象。
在我们这单元楼做卫生的一位阿姨说,其实现在的生活垃圾也在不断增加;因为每家每天都有快递,这快递就增加了一半的生活垃圾。如果遇到装修,则垃圾就翻番;所以每天垃圾桶旁边堆放的都是装修垃圾,不仅多而且重;所以需要派专门的人与车来清理装修垃圾,因为这装修垃圾几乎占了全部垃圾的一半。如果没有装修垃圾,这垃圾马上就能少一半;如果再没有快递,这垃圾又会马上少一半。试想通过这样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什么;老百姓的装修使垃圾增加一半,政府的基本建设投资是不是又使垃圾增加一倍以上;在这样的相互不断发展中,我们社会的垃圾自然也就以几何级数的形式增加。在无限侵占土地成为垃圾场后,我们通过掩埋而在上面建花园;我们的自我感觉是好看而且舒服,可实际地下的情况呢?难道它能成为我们后代的财富吗?到时候后代没有钱了,就可以挖出这些垃圾卖钱;这就是我们留给后代的智慧吗?
其实不仅后代无法解决,因为我们这些当代人就无法解决;如我们那里到处是垃圾场与矿渣场,所以我们那里的地下水早就不能用了;因为水是臭的,不仅不能饮用;而且动物也不喝,这就是我们那里地下水的现实情况。也就是说即使地面上是万紫千红,那地下同样也是污染源;因为这垃圾的事实并没有改变呀。
我们知道二十年前城市的厕所全部是有一个大化粪池,然后定期有一个装粪水的油罐车来抽出而送到乡下作为有机肥料。而现在不仅厕所全部都是直接排放,而且各家各户也都是直接排放;表面上看都有城市污水处理,实际都是混合排放;这就是武汉市为什么如今周边几个湖全部是臭气熏天,因为这么大的排水量根本就无法处理。即使我们这污水控制不排放,这垃圾场下的地下水照样直接到长江。正因为这样,让5亿人喝上干净水恐怕还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能力改变水的什么,这就是我们能日新月异造花园;但却难改变我们社会的水与空气,这刚好是我们社会老百姓无法知道但却客观存在的事实。因为经济总量决定着水与空气的质量,所以经济总量越大则水与空气的质量越差。这不是不让人到长江边游玩就能实现的事实,也不是将长江边全部用水泥修建坡岸就能保证的;因为它是一个社会的系统工程。
我们在垃圾场上建花园,表面上看后代在享受万紫千红;可实际却没有人知道,在这万紫千红的上面是空气污染;而在这万紫千红的下面是水污染,这后代用什么心情来享受我们这恩赐的遗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