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词《浪淘沙》:人民挥鞭换新天!——赵新月新解毛主席诗词
作者:赵新月
(原创作品,严谨抄袭,抄袭必究)
浪淘沙:北戴河
(1954年夏,62岁)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上图:本文作者赵新月书法《浪淘沙》。毛主席词《浪淘沙》:“一鞭”换人间!赵新月新解毛主席诗词
1954年夏,毛主席在北戴河一边修养,一边工作。一天,海面狂风骤起,暴雨斜飞,怒浪排空,毛主席突发游泳之思,警卫人员极力阻劝,毛泽东却说:“风浪越大越好,可以锻炼人的意志。”他坚持下海,在滔天白浪中尽情畅游了一个小时。上岸后泼墨挥毫,一气呵成,写下这首《浪淘沙·北戴河》。
怎样欣赏这首词?
百度和各种鉴赏辞典都有现成答案,大家自己看就是了。野草书屋主人赵新月要讲的,是如何理解这首词的“灵魂”。
一般都认为,这首词的关键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当然对,而问题在于,为什么毛主席能自信宣告“换了人间”?
词中有句话,叫“魏武挥鞭”。毛主席所有诗词中,提到“鞭”的地方有四处,分别是——
第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十六字令》)
第二,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浪淘沙:北戴河》)
第三,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七律:到韶山》)
第四,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七律:洪都》)
“鞭”,不指打马的鞭子,而是指古代兵器,象征统治权威。
毛主席诗词四处提到“鞭”,其中有古人挥鞭(曹操),有现代人挥鞭(蒋),另外两处是写诗人自己带领人民大众挥鞭(“快马加鞭”写工农红军,“曾挥北地鞭”写自己带领人民和人民军队英勇奋战)。
明白了这个“鞭”的含义,野草书屋主人赵新月再说毛主席这首词《浪淘沙》。
新中国成立之前,都是与人民作对的统治者在“挥鞭”。“黑手高悬霸主鞭”的“黑手”,有古代封建统治者(秦始皇、曹操也属于这个阵营),有现代统治者(蒋),还有来自域外的统治者(殖民者)。毛主席带领人民“挥鞭”,建立了新中国。幽燕还是那个幽燕,大海还是那片大海,秦皇岛还是那丸秦皇岛,碣石还是那块碣石,秋风还似那年魏武帝的秋风,但是“挥鞭人”变了,人民当家做主了,所以“换了人间”!
这是词下阙的灵魂。那么,上阙呢?
上阙写到“打渔船”,实指,还是虚拟?究竟象征着什么?对此,历来注家莫衷一是。有的认为这就是渔民的船只,说明毛主席关注渔民的生活和疾苦;有的认为它象征着帝国主义的军舰,已经被赶出中国;还有的认为,它象征着封建社会,已经在新的时代销声匿迹了……怎么解释都有一定道理。野草书屋主人赵新月告诉大家,还是要从“挥鞭”的角度去理解。这首词的下阙写人民挥鞭,战胜了挥鞭的敌人,这首词的上阙写挥鞭的人民,也能战胜挥鞭的自然(老天爷)。郑观应 《盛世危言·治河》:“我朝定鼎 幽 燕 ,正河道敝坏之后,溃决频仍。” 意思是说,幽燕(也包括赤县中国),在统治者挥鞭的岁月里,自然灾害频仍,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换了人间,人民挥鞭不仅可以战胜挥鞭的统治者,也能战胜挥鞭的老天(大自然)!
所以,野草书屋主人赵新月总结:人民挥鞭做主人战胜魏武挥鞭的旧时代,是这首《浪淘沙北戴河》词的灵魂!这就是——
一个“鞭”字说青史!
一个“鞭”字定乾坤!
一个“鞭”字换人间!
赵新月写并讲于野草书屋。(原创作品,严谨抄袭,抄袭必究)
毛主席词《浪淘沙》:人民挥鞭换新天!——赵新月新解毛主席诗词
上图:赵新月
上图:赵新月在西柏坡
(赵新月,字盈之,一介书生,西柏坡学创立者,中共党员,河北作协会员、美协会员、书协会员,党史研究专家,特型演员,广播节目主持人,专栏作家,劳动关系研究专家。主要著作:《西柏坡来电》、《你来西柏坡看什么》、《大西柏坡赋》、《开国第一城》、《西柏坡学发凡》、《画家书法八大家》、《悯生论——主持人书简》等,主演《赶考》、《平津战役》等影视剧舞台剧,信仰马恩列斯毛,研究文史哲经艺。赵新月记于野草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