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必须学习日本政府90年代主动戳破泡沫,让经济回归正常,减弱泡沫带来的摧毁能力。
缩减政府开支,如没必要开的会议少开,可以节省很多钱。把巨额维稳费用,投入到改善民生方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老百姓放心消费。政府解决不了教育、医疗、就业和包括住房在内的所有这些人民生计问题,那么人民也就是公众,购买力就不会得到任何提高(有一种办法可以增加公民消费能力,就是向公民发放货币,比如向农民发放底薪,向高等教育发放补贴。将养老事业公益化,根据生活情况,对服务项目有选择地报销,提高失业保险,对失去劳动能力的人进行补贴等办法增加公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把投向公路的资金对公民进行补贴)。
社会性投资非常重要,我们现在还没有社会投资这个概念,西方是有的。什么叫社会投资?社会投资就是对社会政策的投资。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公共住房,这些都是社会的投资。我们现在无论是经济学界还是决策界的很多人,还是把社会投资看成是消费,这不是消费。我们现在说消费,消费就要有中产阶级,在西方,消费跟中产阶级基本上是同义词,没有中产阶级就没有消费。中国为什么消费增加不了?就是因为没有中产阶级,为什么没有中产阶级呢?就是因为我们投资不够。我们现在的居民,大部分的钱都要花在小孩的教育上,花在住房上,都是房奴、孩奴。
就业是头等大事。因此,一建议成立新农合公司,由国营公司牵头成立新农合公司来规模性的运作农民拥有的土地,吸纳无法转移到城市就业的农民,每月按规定挣得工资,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农民收入,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中的收入差距问题;另一方面使国家失业率下降,同时每年新毕业的近700大学生就业情况也可以得到改善。建议有条件的县市区设立学术研究所,人员安排可就地成立产业规划、区域规划、农业科技、基因科技等知识简单而需要大量时间的学术研究单位,一个县区成立一个研究所,一个研究所能容纳3万人就业。中国老龄化很严重,65岁以上占总人口10%,但是我们的护士很缺乏,独居问题很严重,一个老人死了6年成了白骨,竟然不知道。假如一个护士服务3-5个老人,就可以解决2000万人就业,利国又利民的举措。改革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少一些高学历、低能儿人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
从趋势来看,中国无论是制造业升级还是服务业高端化,都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的人才,跟互联网挂钩是以后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