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进化到今天,依然还有一个最基本的常识被很多人忽视。甚至可以说是有些餐厅倒闭的罪魁祸首——门头。
1.自嗨,装高雅,消费者根本不认识
这种属于最低级的错误,为了装文艺,装高雅,滥用繁体字、变异色以及难以识别的字体,是内部自嗨思维的极端表现。
一个品牌的发展过程,就是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识别、记忆、传播和信任的过程。
而门头作为品牌传达信息的第一载体,消费者对品牌的第一触点,上面每个字都在传递着品牌最重要的信息,也在感召每一个来来往往的顾客。
使用繁体字,变异字、这种难以识别的书法,除了是老板个人喜好之外,我真的看不出任何价值。
相反,由于难以识别或者识别错误,造成无传播,甚至乱传播,给品牌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你投一百万的广告费,都不如别人投一万块钱。
还一种可能,就是不懂生意的老板再碰到一个不懂生意的设计师,拿着客户寸土寸金的金字招牌,去天马行空的飚自己的创意,很多餐饮老板到死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了炮灰。
2. 看门头根本不知道是吃啥的
还有一种就是没有大品牌的命得了大品牌的病。
一个新品牌,当你的品牌知名度还没有强大到可以主导一个品类,一定要加上品类名,品类名的作用是能在一秒钟内清晰的告诉消费者你是卖什么的。
不要让消费者去猜,没有哪个消费者会吃饱了没事,先跑进去问问老板你这卖什么的。
路易斯登威之所以在门头打个LV就可以,那是一百年前人家的爷爷就投入了大量的广告费去推广,一直进化到今天的结果。
为什么巴奴火锅要改成巴奴毛肚火锅,喜家德水饺要改成喜家德虾仁水饺?
越是精准的品类,对外的传播就会越聚焦。消费者认知就越清晰,消费者决策购买的动机也越清晰,消费者心智对品牌也更有记忆点,企业运营也越简单高效。
3. 盲目跟风,找不到自己
一个企业门头暴露出的问题,第一是认知上的问题,第二其实是企业战略上的问题。
本质上是产品结构混乱,自己都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卖什么的,自己到底在哪个领域竞争。
而产品结构混乱的背后其实就是品牌战略的混乱,品牌战略的背后是企业战略的混乱。
一个人,一个企业只有找到自己,世界才能找到你。
1. 门头是餐厅最宝贵的广告位置
门头是顾客链接企业的第一触点,是自然获客的第一流量入口,是企业最宝贵的广告位置。
餐饮经营可以划分为两件事,留客和获客。
留客靠产品、服务、运营带来的复购。
获客靠线上线下营销推广,曝光度带来的转换率。
而门头就是线下顾客链接企业信息的第一触点,也是品牌曝光最宝贵的广告位。
大家要知道一个基本道理,房租是没有下降的,只有越涨越高,也就是你的门头的千人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那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提升门头对目标客群的识别率和转化率。
提升识别率是曝光度和吸睛问题,如何提升转换率其实是一个企业战略和品牌策划的问题。
所以说,品牌策划的本质就是一整套说动消费者购买的体系逻辑规划。
2、门头设计要有“货架思维”
什么叫货架思维?
就是一场消费者视觉注意力的争夺战,一场对消费者购买决策思维的引导和设计,是对消费者购买理由的深刻洞察。
识别,筛选,决策,购买。
消费者走在街道上,走在消品茂里,他是迷茫的,他需要从这几十家餐厅里做筛选。
你的门店只有能够让他扫一眼就定格在你的门头上,他才有可能把你门头的信息读完,否则他就直接忽视,路过了。
3. 门头要解决三个问题:你是谁?你是卖什么的?为什么要选你?
门头是一个企业点对面,全天24小时不休息的金牌销售员。一个销售员如果连自己是卖什么的,为什么要选自己都说不清楚,就不合格。所以,一个合格的门头至少要解决三个问题。
你是谁?你是卖什么的?为什么要选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门头设计需要做到信,达,雅。
信,指的是信息要明了。
达,指的是要能通达消费者心智。
雅,就是要美观。
不管是门头设计,还是广告,海报,等所有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的载体,都适用这个基本逻辑。
“信”和”达”是消费者购买理由的逻辑规划,也是企业的整个战略方向。
“雅”就是去思考如何吸睛,如何设计品牌主色调,vi创意,灯光要亮,字体要庄重有设计感等。
先有信和达,最后才是在这个基础追求雅。很多餐厅死就是死在,没有信和达,只有雅。同样,只是解决了信和达的问题,没有雅也没有吸睛度。就无法争夺消费者的注意力。所以,门头既要吸睛,更要秒懂。
总结:
1、门头就是企业战略。是消费者的视觉注意力的争夺战,是消费者一秒钟的购买理由。
2、门头就是品牌,是餐厅获取消费者信任的第一触点。是企业上下一心的金字招牌。
3、门头就是营销流量的第一入口,是企业24小时的无声销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