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为纸,地成册。行作笔,心当墨。纪录无限,丈量天下。”
不知这是哪家公司给CCTV-9纪录频道“人文地理篇”栏目创意的、目前仍然在使用的广告语。表面上看相当精简大气,颇具古典雅韵。但如用白璧微瑕来形容,这个瑕,就落在“心当墨”这一句上了。
“路为纸,地成册”,第一句没有任何问题。一册书是由一张张纸集纳构成的,而一方土地里也纵横汇集了无数条路,借“纸”来比喻“路”,把“地”暗喻成“书册”,平行对称的比喻严谨工整,富有诗意。这一句还巧妙地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古贤名句,化而入之。
逻辑解析图示
“笔”和“墨”都是写作的工具,为人所驭。“言”和“行”,均为人们思想的外显形式而已,是由“心”来主导和驾驭的,从“行政”级别上讲,它们和“心”不属于同一个层次,是“主”和“仆”的关系。
于是问题就来了:“笔”和“墨”均属同一级别、被驾驭的工具,既然用“笔”来指代“行”了,那怎么能用和“笔”同样一个级别的“墨”,来暗喻比“行”高出一个官位的“心”呢?这种滑稽的类比对仗就错位了,比“斜”了。
总之还是相关人员底蕴不够,妄为古体;开势过猛,收官欠佳;潇洒有余,严谨不足。
黄胤然,湖南人,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项目管理硕士,中国第一本“文化监理”书——《文化监理、优化与创意》作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曾有十几年高科技行业背景及多年海外生活、工作经验。2009 年6月成立胤然文化工作室。时任:苏州鹿山书院、臻谛书院®院长、国风会文化监理师、《境.界》杂志主编、媒体专栏作家,中国诗歌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欧美同学会会员,惠风诗社首任社长等职务。
拥有诗装®(汉服)国家专利,拥有双章书法®、臻谛书院®、臻雅堂®等系列商标知识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