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长假期,四处游荡(10):
丽江:又有新朋友
2018-1-29
从拉市海回到客栈,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我到厨房看了看,皇甫兄和虞美人都在忙着。桌子上已经做好了三四个菜,皇甫正在做油炸鲫鱼。“皇甫兄,已经够了,不要做了。”我的意思我肚子饿了,想早点开饭,皇甫却听成我是在客气。“不要客气,再做两个,今晚多两个人。我请了两个朋友来陪你喝酒。”
我一听就感觉坏事儿了。一定是我昨晚喝酒表现太好,皇甫以为我酒量很大,他陪不好我,就请了另外的朋友来陪。昨晚因为酒太好,有些贪杯。我虽然没有喝醉,也确实有些难受了。今晚皇甫请来陪酒的两位,也不知酒量如何,酒风怎样,如果再喝昨晚那种酒,我非倒下不可。那酒虽然下口容易,毕竟是六十多度的底子。这样想着,我走出客栈,来到街上,拎了一袋子“江小白”回去。“江小白”度数低,喝起来也不伤身。
一会儿,皇甫的朋友来了,招呼我到茶座喝茶。看他轻车熟路的样子,就像是客栈的主人。皇甫的这位朋友姓冯,四川自贡人,现在在大研开客栈。聊着聊着才发现,原来皇甫,虞美人和冯老板是一家人,而且阿桂的这家客栈正是从冯老板手上接过来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皇甫和虞美人是两口子,而冯老板是虞美人的妹夫。那么,阿桂又是怎么与他们认识并介入到这家客栈的生意中呢?阿桂在丽江的生意可能要干几年,就有心在束河租下一家客栈。一来是自己工作生活方便,二来也算是一种投资。阿桂有个朋友姓周,武汉人,曾经在云南当兵,是皇甫的战友。冯老板在丽江同时经营几家客栈,感觉辛苦,吃不消,而束河这家客栈生意也不是很好,有意转让出去。于是在老周的撮合下,阿桂就接手了。
冯老板四十多岁,个子不高,留个小平头,敦厚结实的样子,是个典型的四川人。看起来热情、直率、踏实,很容易交往,很让人放心。他说自己从自贡来到丽江已经十多来年了,前些年生意好,赚了一些钱。这两年虽然生意下降了一些,不过维持下去没有问题。还说,原来是打算过来挣点钱就回老家发展的,干了几年,就喜欢上这里的人和环境,加上生意上的伙伴大多在这边,就不想回家了。还说,在丽江生活就是舒服,每天晚睡晚起,晒晒太阳,喝喝茶,聊聊天,很容易一天就打发过去了。这样舒服的日子过久了,就养成了习惯。现在整个人都懒了,废了。估计现在回老家也不习惯了。我总是很容易和四川人说到一起,可能是我内心里比较欣赏和认同四川人吧。冯老板的想法也是这样,他也很认同云南人,说云南人与四川人一样,本分老实,真诚可靠。我们借吹捧对方省份来相互吹嘘,很快就热络起来了。
虞美人吆喝我们进厨房吃饭的时候,皇甫的另外一位朋友也来了。这一位姓和,是当地的纳西族,三十来岁的样子。是皇甫的一位小兄弟。饭桌上摆着十来个菜,看起来都是新鲜而美味的样子。其中的油炸小鲫鱼,酥脆可口,正是下酒的好菜。几个凉菜做得有模有样,非常对我们的胃口。边吃边喝边聊,我禁不住又说起阿桂当年从汉阳贩鲫鱼到汉口菜场去卖并玩称的故事。我的本意是在说笑话,也在说阿桂创业的艰难,大家听着听着却听出了湖北人聪明的意味,于是又感慨起四川人和云南人的本分老实和靠得住。边说边喝,不一会儿那十几个“江小白”都见底了。皇甫问我是不是再喝点昨晚的青梅酒的时候,我已经微醺了。饭后我们还要去大研古镇看看,我决定不喝了。说明情况后,大家也理解,没有勉强。
我们离开的时候,冯老板起身送行。短短两三个小时的接触,感觉已经成为朋友。我拉着冯老板的手说:“在一起喝了酒,认识了,就是兄弟,就是朋友。后会有期。”说这话的时候,感觉有心里有着万丈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