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义工参加“关公面前耍大刀”传播中华正能量文化主题沙龙
中国文化义工公益网北京讯 关公面前耍大刀,传播中华正能量。6月28日是农历五月十三,是传说中关老爷磨刀的日子,由中华关公文化促进会、中国关公文化管理与传播基金委员会(筹)、中国品牌文化管理委员会、华商科学研究院、中华高氏宗亲联谊会、中华晋商合作组织等单位联合主办,颐和书苑、易和集团、会长会、喜庆堂、品牌导刊联合承办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第四期主题沙龙;树道德坐标,立诚信典范座谈会正在北京海淀区颐和书院二楼会议室举办。
关公文化是一种汉族民间信仰。在中国,供奉文圣孔子的文宣王庙有很多,而武圣关公庙在海内外数量及规模更远远超过了孔子的文庙。孔子、孟子都有理论著述流传至今,但关公没有,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实践者,他是用行动阐释“义”。这样,他的影响力反而超过所有人并流芳百世,成了全世界为数不多的没有做过一天皇帝,却被后人尊称为“帝”的人。于是,关羽从一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逐步发展为圆融三教、和睦民族、覆盖全社会、延伸海内外的忠信义勇化身,一个中华民族广泛认同和崇拜的符号。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套基于血缘、家族的规范体系。但当人们的活动超出了家族系统,遵循何种规范呢?这时,“义”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义”是跨越家族体系的,是在非血缘关系人之间甚至在陌生人之间通行的规范。这种超越血缘关系规范的、调节更大范围社会群体行为的规范,是建立和谐友好、诚信稳定社会的基础,这就是当前倡导和深入研究关公文化的现实意义所在。
当天下午14时,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影视艺术家、企业精英代表、商协会会长代表、在京的媒体人、画家、诗人高手如云,妙语联珠,大家就关公精神的时代价值,”会长会”的运作模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融合与发展等多个话题,进行了互动交流。中国文化义工委员会紫秋主席、编委会执行主任周建松、文化顾问、中国慈善大使刘继承应邀参加活动。
首先,有着当代活关公之称的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陆树铭先生做精彩演讲,他从演关公、学关公、做关公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讲起,对国家的赤子之心,对老母的拳拳孝心,和兄妹之间的手足之情,与朋友之间的兄弟之义,言辞之间,无不透露出他豪迈、直爽、忠恕、孝敬、诚实、信义的情怀,尤其他对老母的孝敬之心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大家禁不住为之合而击节,为之动容落泪。
紧接着,中国品牌文化管理委员会会长、会长会发起人郭占斌有感而发,讲起了自己如何从研究晋商的成功缘由,发现了关公文化的当代价值,他坚定地认为:关公其人是人类历史上的道德坐标,关公信俗是世界的文化遗产,关公文化是链接全球华人、沟通世界的情感符号,关公精神是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人类和平的道德力量!为此他策划创意的“关公奖”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三届,他的理想就是要按照“诺贝尔”+“福布斯”的运作模式,打造天下的道德诚信大奖,树道德坐标,立诚信丰碑。他奋力前行,不计个人得失的无私情怀和奉献精神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东道主北京华商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颐和书苑主人袁青鹏以好客山东人的厚道和豪爽,不禁分文不取为活动开展提供便利和服务,而且结合自己二十多年服务民营企业的实践经验,畅谈了自己对当今互联网思维的认识,见解独到,视角新颖,诙谐幽默,实属一堂生动的营销大课。
中国文化义工协会创始人紫秋女士结合中国文化义工组织建设、举办活动,提供服务、走向国际的成功案列做了“诚信是互联网时代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灵魂保障和信仰基石”的交流发言。她说:“正是在这样义务付出的过程中,找到了快乐、找到了生命的价值。感恩中国品牌文化管理委员会郭占斌会长,感恩关公文化传播大使,关公扮演者陆树铭老师带给中国文化义工的诚信鼓励,让弱小的观音在高大的关公身边汲取到榜样的力量!”
中华关公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关公奖组委会秘书长、《品牌导刊》出品人冯冲就如何把关公精神发扬光大做了言简意赅的发言,他说传播关公文化就是不求回报,自有福报。
知名文化学者、军事理论研究专家、“智能型”战斗精神理论提出者马文海先生发表了自己对关公文化的新解读,他认为关公文化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关公文化是知行合一的文化,他的新颖观点成为现场最大亮点。
著名画家金伟展老师的关公画作,让关老爷神灵活现,栩栩如生,横刀跃马,气势如虹;全民悦读文化公司CEO贺彩先生专此创作并现场配乐朗诵的《关公赋》,让大家在他那磁性的声音、旷邈的古琴声中进入一个空静幽远的世界。
强烈的关公文化氛围,八方高士精彩纷呈的发言,都激发着爱心诗人周建松那创作的欲望,他当场题了一首诗对本次沙龙给予崇高褒赞:“人为天地子,共荣基五伦,舍此纲常废,纷争返丛林。仲尼痛礼崩,宣教扶义仁,汉武黜百家,儒学推至尊,王朝如传舍,光耀惟孔门。汉末出关羽,忠义满乾坤,百诱不改志,持贞岂惜身,敌友皆相敬,厚葬称帝君,祠庙遍城乡,旌表几如神。立道即固本,末世竟陆沉,物欲恣肆动,亲商更笑贫,官娼黄赌毒,金流淹直真,全民大退化,纯洁无标本。近平承重出,锐意张祖荫,沉稳除国贼,铁帚扫积尘,传统重归位,老树再发新。关公义品牌,千年酱香深,郭公巨手托,慧眼展经纶,残舟试补漏,云帆五湖春,家国呼诚信,鼎革看明君!”这首诗深入挖掘了关公这个道德典范产生的厚重历史土壤,讴歌了他的忠义实践在历史上产生的强烈示范效应,对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文化领域出现的种种乱象进行了抨击,对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五代领导集体锐意拨乱反正、恢复传统文化应有的社会地位的英明之举给予热情歌颂,最后揭示了陆树銘老师、郭占斌会长致力传播光耀关公文化品牌对于烛照现实的重大意义,是献给本次沙龙的大礼,赢得了与会嘉宾的一致称许。
鹤发童颜的刘继承老先生当场为与会嘉宾们模仿表演了毛主席评价老一辈革命家习仲勋的一段讲话:“习仲勋同志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砰众领袖,习仲勋担任陕甘宁边区苏维埃主席后善于走群众路线注意倾听群众呀声,但当时来信和向习仲勋反映问题的百姓少了,他发现是身边工作人员做了手脚,于是就解洪此问题召开会议讲道:今后群众给我的来信必须送到我手,来人找我必须让我知道,见还是不见,由我决定,你们不能把群众拒之门外,而且要热情接待,礼貌待人,啊,不能在群众中造成习仲勋难见的不好印象。当年在延安时期老一代革命都做的很好,今天更加适用应该坚持走群众路线这一治国法宝。”,他那浓郁的主席腔几可乱真,生动有趣,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紧接着,沙龙进入另一个高潮,大家纷纷发言,表演才艺。北京清春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郎琼瑛即兴发表了现场感言;80后的阳光青年拍着胸脯表态要做弘扬关公文化的志愿者;90后的新华社手机电视台主持人小女子赵晨儿有感而发,声情并茂朗诵了《阳光下的向日葵》……不再分男女,不再论老少,大家都受到了关公精神的感染与感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上、生意上都要以关公的诚信仁勇要求自己。
博学多才的主持人杨宸,不但现场气氛拿捏有度,掌控自如。而且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现场点评,更是言简意赅,恰如其分。大家不时地为他竖起大拇指。
沙龙结束前,著名影视艺术家、中国关公文化管理与传播基金发起人陆树銘、中国品牌文化管理委员会会长郭占斌、华商科学研究院院长袁青鹏共同启动了“义行天下,德耀中华——关公文化天下行”活动。这一活动将随着中国文化义工的步伐走进社区,走进老区,走进企业,走进军营,走进学校,走向海外,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文化义工承载着复兴文化的使命,他们用饱满的热情,走进老区、走进营区、走进社区、走进商区、走进国企、走进学校、走进书苑,走进生活的各个方面,给社会送去了温暖和快乐!
沙龙结束后,与会嘉宾举行了互动晚宴。大家各展其才,其乐融融,当场建立了忠义千秋腾讯微信交流群,相约共同为发扬关公文化做出贡献。当天晚上21时至22时30分,周建松在返回驻地的地铁上,思绪难平,又连续写下了三首此次沙龙的感悟诗。“颐和聚簪缨,圣坛融亢鸣,东西南北客,关公立心中。兴义千秋事,联臂唱大风,酒奋谋壮举,天涯济和衷!”他说今后要写出更多的光耀关公文化的诗歌,使之组成一个系列,来为弘扬关公文化添柴加炭、竭尽绵力。
颐和书苑,左临北大,右临国防大学,前面中央党校,颐和园居后,在这样的风水宝地,在这样的特殊时代,在这样的特殊日子,第四届“关公面前耍大刀”文化沙龙,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纪念关公文化信俗,掀开了书苑帷幕,这里将成为聚集社会资源的平台,论道治国良策的讲台,展现中华文化的窗口,传播文化国粹的能量道场。
中国文化义工公益网特约记者周建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