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亲兄弟”已经成为中国过去的历史了!
-----一位朋友告诉我说他村里两兄弟当初共同创立一个生态园而成功后反目成仇的感慨!
汪华斌
昨天江夏的一位朋友来看我,我感叹当年没有听他的话而到他那里去创业;因为当年这位朋友在台上,所以有权力批地搞生态农业。而我当时坚持只回我的老家鄂州农村创业,因为当时我弟弟下岗;而且有个妹妹本来就是在农村搞养殖的,所以没有到他那里创业。现在想起来我回老家依然还是没有搞起来,因为我的弟弟与妹妹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我创业;他(她)们想的就是我能给他(她)们多少钱,所以这两年的我竟然总是生闷气;因为这实在是太令我寒心了。然而这位朋友说我的观念没有更新,因为“打虎亲兄弟”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看今天的中国社会因为利益父子反目的越来越多,而同样因为利益而兄弟成仇的更是比比皆是;所以这朋友说我生闷气实在不该。
这位朋友说当年他本地也有一个人在武汉市是个官,而他弟弟刚好是在农村;于是这位哥哥投资,而弟弟干;最后终于在家乡干起了一个规模不小的生态园。近两年这哥哥退休了,于是就想带老伴回家乡干这生态园;谁知弟弟一家人不愿意了,说这是他(她)们一家人拼搏出来的,充其量只是借了这哥哥的一点钱而已。结果矛盾激化,两家人经常性地争吵与打架;最后闹到法院也没有完全解决,因为这里面的事情的确很复杂;所以矛盾还在继续。这位朋友说我没有在家乡创业成功实际也是一种幸福,不然这家庭矛盾也能叫你活活气死;这就是今天中国社会的现实。
是啊!在《增广贤文》里到处是中华文化,而“打虎亲兄弟”与“上阵父子兵”更是经典;因为这就是千百年来的中国人的总结。意思是打虎时亲兄弟齐心协力才能将老虎打倒,而上阵打仗时只有父子同时上阵才能打胜仗。这两者强调的都是亲情,亲情成为了中国人奋不顾身的前提;所以中国人又用情同手足来比喻彼此关系亲密,自然这手足情深才能创造出更大的财富。
然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将这文化升华了,那就是天下财富最好就是自己一个人的;如我们的国有资产,通过手段变成自己私人的了反而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在这样的文化冲击下,中国人的概念里的家庭最小化了,所以绝大多数人开始捞大家而顾小家了。看我们今天的社会不少家庭因为利益而父子反目与兄弟成仇,因为小家的利益至上造成捞大家;结果利益不均而引发矛盾的比比皆是。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人说今天的中国社会再也没有人敢“打虎亲兄弟”了;因为害怕亲兄弟联合老虎而将自己害了。这说明今天的中国人再也不是为大家增砖添瓦了,而是大家共同拆这个大家的‘家’。所以说很多武钢在职干部实际对武钢的腐败分子被查处是愤愤不平,因为腐败分子没有查处,这些人都在一同捞武钢。而腐败分子被查处后,这些人再也捞不成了;这就是武钢垮了没有人心疼,没有机会捞了倒惋惜;这就是今天的中国人。更重要的是在大家捞利益的同时,什么原则与立场都抛到九霄云外了;试想武钢的在职干部竟然与腐败分子没有矛盾,这正常吗?然而这不正常却是事实,因为当年只有我是反对腐败分子的;所以现在不少武钢的既得利益者竟然还对我仇恨,反而对腐败分子是怀念。因为这些和谐的表面不是正义,而是因为自己有额外利益。
在没有共同利益的文化冲击下,任何权力者都希望这单位就是自己一人最好;因为这样就没有人与自己抢利益了。所以说我们社会直到今天依然承认全民所有制是最好的机制,因为它能使捞的人实现利益最大化。然而捞取利益后却是家庭最小化,所以我们社会没有腐败分子是为父母亲而腐败的;全部是为自己的小家或情妇而腐败。尤其是当独生子女成为我们社会的主力军后,这样的观念更是全民普及了。正因为如此,亲情正从中国的舞台上消失;这也是虽然我们社会将‘常回家看看’写进法律,但中国社会的孤寡老人却越来越多;因为没有财产的老人最容易遭子女遗弃,难道你法院整天能主动为这些孤寡老人维权吗?也正是现在的中国老人越来越看穿了,因而仁义道德与兄弟和睦的教育越来越淡化了。以前是‘少时亲兄弟,老来成乡邻’,现在变成了成家后的亲兄弟如果没有利益纠缠则‘老死不相往来’;因为他们在为各自的小家而忙碌去了。看今天的中国人在结婚前兄弟姐妹之间还有亲情,可成家立业后手足感情在被时间淡化;如果父母亲有财产,则淡化的感情甚至会被利益激化成仇恨;所以现在的兄弟姐妹之间很少听到说成家立业后还能帮助大家的,基本上是把赡养老人的义务推给了其它人;然而如果有利益时,更多的则是抱怨自己吃了多少亏。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可能再现‘打虎亲兄弟’的中国文化了;因为现在已经没有了这样的亲情观念与文化,在利益的刺激下甚至可能成兄弟联合老虎而害自己亲兄弟的现象;这就是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