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追溯诚信商城引领消费主权时代


  顾客就是上帝,相信所有商家都有过这样的承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却感到,这个"上帝"并不好当。

  面对危害消费者身心健康事件的频发、维权之艰辛和痛苦,消费者不禁要问: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打假难尽、维权不力,这其实是反映了一个问题--消费者到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经济学有一个概念:消费者主权,即指消费者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消费者的需求就是生产经营的目标。为什么说"消费主权"?因为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消费者权益比较容易受到侵害。在社会再生产中,消费既是起点也是终点,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费,所以消费很重要,消费者更重要。可现在,由于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人们没有办法再像以前那样仅仅通过感官就能鉴别商品以及服务的好坏,而是越来越依赖商家的宣传,有的甚至迷失在广告的"丛林"里。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企业愈强,消费者愈弱,而在商家的牵引下,消费者的主权地位正在丧失。

  不仅如此,失范的市场竞争秩序也在改变着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力量对比。今日的中国,虽然我们还不能说已经到了很发达的阶段,但是,和市场经济相关的一些问题已经暴露了出来,不正当竞争等普遍存在。这对消费者权益的影响很大,比如行业中垄断,它实际上限制合理竞争,联合定价严重剥夺消费者的选择权,即便谈判,双方也不在同一平台上。可以肯定的是,一个发展良好的市场,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必定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市场。不实现这样的转变,所谓的恶性竞争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维权困境,也就无从解决。

  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还没有真正到位。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第一,法规不具体。消费者权益保护不是一部消法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广告、食品卫生、标准、检验等相关法规的协同推进,同时要有具体的规定。
  第二,执法问题。严正声明、联合行动往往难以收到实效,主要是政出多门,落不到实处。龙口粉丝、金华火腿、太仓肉松、阜阳奶粉、山西假酒、黑心棉等,如果只是一两个,那不足为惧,因为不过是个别经营者的问题;但如果是大面积的、一个地区的,甚至是全国性的,那么就是制度问题。

  当前,我们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认识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为这关系到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等权益。

  如果市场竞争秩序不好,消费者权益就难以得到保护。一个完善市场秩序的建立和维护,离不开消费者的参与。毕竟,政府监管力量有限,消费者维权成本也高,运动式维权也不能持久。

2017年6月28日中国追溯诚信商城上线(zhuisumall.com),一切不良的势头即将得到扭转,最大的改变就是引领消费主权的重新崛起。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从技术手段上实现品牌正品和假冒伪劣真正的隔离,把每一件商品(而不是一批商品)均赋予唯一的防伪查询码,每个码再加一个密码,这样防止被造假者复制的可能性。其次把查询权限锁定消费者首次使用,而且是只用一次。查询验证后,追溯防伪码的生命也就结束。如果再次被扫描会警告提示首次查询的时间和地点,这样就解决了消费维权的凭证问题。

消费者作为商品付款的物流终端,通过技术和数据,在权威平台上得到体现,以国家防伪工程技术中心的实力为保障,以中国检验检疫学会的专业为依托,中国追溯商城一扫市场的雾霾,杜绝假冒伪劣,让消费者回归行使主权,通过手机扫码轻松驾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