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成熟幸福常随
喻建国
人们现在几乎都有了这样的认识:心态好,幸福伴,健康随,长寿牵。可是究竟怎样才是心态好,各人的见解就大不相同了。从科学的角度来阐述,心态好就是心态成熟。心态成熟也就是个体操持的心态为成熟心态。人们操持的心态有四种:成熟心态,次成熟心态,不成熟心态,精神症型心态。健康人操持的心态只能是前三种心态。
操持成熟心态的人也就是人们赞夸的心态好的人。成熟心态内涵八种心态,它们分别是利他、悦纳、升华、预筹、幽默、好学、善动与运谐。凡事先想到别人,并且自然伴生着快乐,此即利他;对面前的人、事、物、运转、过程、存在全能喜滋滋地接纳,此即悦纳;对面前的平凡总能体验其内在的崇高与伟大,从而甘处平凡,此即升华;对前处与未来,总能善筹应对,并乐观以待,此即预筹;善于运用谐趣化解难处和尴尬,此即幽默;对所有存在都兴致勃勃,乐于探究,并且快乐常随,此即好学;动静交替激抑,各类动态叉运,在运动中感受幸福,此即善动;平和,渐趋,圆润,共赢,乐在其间,此即运谐。
古有名言:“立地成佛。”今有明训:“随处为圣。”人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一操持成熟心态,便立刻成了一名圣人。圣人乃道德高尚的人,心态一旦成熟,道德便随之高尚,二者联袂,翩翩相随,心态成熟在前,道德高尚随后。若单有道德高尚,不一定会有心态成熟,若出现了心态成熟。道德高尚便会立即跟上。一个人只要想到了心态成熟,实施了心态成熟,就在所站之处,立即出现了一名圣人。
人生在世,再多的金银财宝也换不来丁点真正的快乐和幸福,而一旦掌握了成熟心态,随时随处都是快乐相伴,幸福随行。曾经有一句话很流行:“好心态,点石成金;坏心态,触玉成灰。”
在生活中处处进行理智化的操持,将感情屏弃于意识之外,以观念掌持意识,分隔当家;经常运用错觉感知现实,用以改变个体内心的自然感受,个体原有的观念和感情均被置于个体当时的意识之外,分离掌舵;把引发矛盾与冲突的观念和感情共留在意识中,常把自己的感情指向一个较少关心的客体,而不是将感情倾注于引起这种感情的客体,置换驾驭;把自己原本的思想或情感转变为相反的思想或情感,在意识中将原本的东西隐藏起来,反向形成当道;经常处于有效但不悦甚至是痛苦的约束中,把感情留在意识里,而从意识中排除了观念,压抑煎熬。次成熟心态的糟糕。
经常把愤怒转向自己,鞭挞自我,贬虐施虐;听任自我冲动狂虐,毫无自控地任意加大冲动行为与狂疟行为的能量,让周围群体与环境遭受最大程度的精神创痛与物质破坏,发泄施暴;经常怨天尤人,常持“他不利己”,投射暗害;不断将外部世界作出虚拟的非美好的认定,蜕幻魔引;自我经常感知和认定本体患有未经医疗机构认定的疾患,疑病阴损。不成熟心态的阴霾。
快快立地成佛,随处为圣,操持成熟心态,幸福将经常随伺在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