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幸福生活的临界点是年收入10万!


 武汉人幸福生活的临界点是年收入10万!

-----住院期间同病房里的病人三言两语得出的结论!

汪华斌

这次住院遇到的病人可不是上次做白内障那样的病人了,这次遇到的可全部都是肿瘤病人;一个病房里六人,竟然有三个喉癌与一个淋吧癌;而且这四个全部都是晚期。只有一个与我一样,是简单的甲状腺肿瘤。更重要的是这可不全都是老人,因为有的竟然是四十多岁;所以唉声叹气是这里的常态。正因为如此,所以这里的病人感叹最多的不是病情;竟然是钱不够花。大家说如果按照这样的状态,武汉人应该是年收入10万的人才具有生活无忧无虑;因为病了以后经常性遇到的问题就是没有钱。如我这次实际手术并不复杂,但基本费用就是近三万;由于医保,所以自己还得出一万多。所以大家说按照武汉市的生活标准,每个人有五万元能满足自己的生活;但却是不能得病。正因为如此,武汉市人还得准备五万元满足得病的需要;即使是癌症患者有五万元也能保证。正因为如此,所以作为武汉人如果真的想自己幸福;那么就需要自己拥有年10万元的固定收入,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即使真的得病也没有忧虑;从而说明这就是武汉人幸福生活的临界点。也就是说如果你拥有每年高于10万元的收入,则说明你的幸福指数越高;反之如果你的收入水平低于每年10万元,则说明你根本就不可能幸福;因为忧愁必然紧跟着你,这就是病房里的心声。

是啊!幸福生活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只是由各人自己品味出来的。正因为如此,不同的人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然而当你真正病了而住院时,这时的世界观肯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时的你再也不是去羡慕别人的花天酒地了,而是在用自己的角度去观察、品味和反思这个世界;尤其是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人,更是敏感地感觉到‘活着’就是最幸福的;所以这时决定幸福的标准是那么简单,能生存就是最简单的幸福。然而事实却又是如此残酷,生存是需要有前提的。如癌症患者每年需要化(放)疗,而这是需要每年有五万元的经济能力;这就是愚钝的将幸福与金钱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如果自己没有这个经济来源,则需要子女额外负担这增加的经济;这能不叫子女与你离心离德吗?

在这里我想起了我老家的两个案例,一个食道癌患者在做外科手术时其两个儿子很孝顺;因为我亲眼看到他们忙忙碌碌。然而当外科手术康复后需要他花疗时,两个儿子竟然连招呼都不打就离开了;留下两老在这里哭。后来因为没有钱化疗,所以回去后半年就去世了;然而去世后他的儿子回来了,为他办了一个很风光葬礼;在外人眼里这儿子孝顺有用,而在我眼里却是因为这儿子没有用而放弃生命的。同样的还有一位生产队长竟然得了骨癌,说每年需要放疗与化疗相结合;这队长竟然问能不能做事,这医生说这样了还能做事吗?这队长说如果每年不能赚钱,反而还需要五万元维持生命;还不如放弃生命,因为农村里钱才是最重要的;而他耿耿于怀的则是没有为儿子做房子,又如何能使儿子背债而使他活着呢?正因为如此,放弃治疗的他回去三个月就去世了。如果这两人全部是有年收入10万的人,他们能如此凄凉地放弃生命吗?

是啊!当我们生病后感觉到的幸福就是有更多时间生活在简单之中,这就是金钱能买来幸福的原因。然而当我们健康时,自然是以更聪明更机敏或更多的理由去追求物质享乐;因为这时的我们把幸福与物质联系在一起了。当我们以道德谴责这无知时,却不知道幸福感真的与财富有关系;因为如果没有金钱,简单的幸福生活也会离你而去;这不是我们道德低下,而是社会就是如此现实。因为你如果没有钱,你就会在自己的不经意之间主动摧毁自己的小幸福;因为依赖别人恩赐的幸福实在是幻想。

的确如此,当人们健康之时追求的幸福目标五花八门;有的追求物质财富,有的追求精神满足。然而当你真的病了,这些五花八门的追求竟然一下子统一了;生存就是幸福成为了共识。这时任何道德都不起作用,因为金钱才是生存的基础。所以大家说生病后才发现自己原来的世界观错了,因为生存才是简单幸福生活的舞台。所以人们在健康时的心态可以是五花八门,但病了以后却是痛苦地纠结;因为在声讨历史抱怨当下焦虑未来中,自己实际在内心里早就失衡了;自己健康时追逐的时尚反而成为自己的笑话,因为这时的自己实际是快速地反思自己的人生;人与人之间终究绕不开原本简单的事情,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却万万不能。因为生病后将复杂化的幸福简单化了,这才使我们看到原来金钱也在影响我们的幸福感。

幸福生活的确都是内视的,拿自己的现在跟自己的未来比;享受当下的每时每刻,并将当下的小幸福积累起来;这就是幸福的感受与珍惜。同样不幸的生活都是外向型的,拿别人的现在跟自己的现在比;特别是习惯性地向上看。幸福生活都是类似的,不幸的生活各自有各自的不幸。真正的幸福是建立在安全感与舒适感的基础之上的,不管是安全、舒适还是幸福都存在微妙的临界点;然而只有生病的人才能感受到临界点就是自己的收入水平,因为武汉人只有年收入10万的人才能挣脱幸福的临界点而享受到幸福;因为低于这个收入水平的人整天的忧虑中,所以无法享受到这个临界点上的幸福;这就是病房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