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指鹿为马的跟屁虫也是既得利益者?
-----武钢的一位同事对那位配合孙文东搞我的统战干事的愤愤不平!
汪华斌
昨天在某商场碰到武钢的一位同事,她就问我的近况;然后说你们(同时还指孙文东)是有文凭的人,而某某某(当年配合孙文东搞我的统战干事)却是什么都没有的人;可这人竟然还是副处级退休,而且还是高级政工师。要知道这人当年实际是初中都没有毕业,只是因为武钢到他农村招收武汉市的知识青年;结果他家里当农村干部的亲戚把他作为附带品而带来武钢的。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人来武钢后只能在班组当生产工;然而什么本事都没有的人,却有跟屁的本事;如当年的车间主任是一位毛派,结果这人就整天写学习毛泽东思想的体会稿件;从而引起这车间主任的注意。当车间宣传干事因为对当时在车间改造的走资派鸣不平时,车间主任马上就将其调走;从而将这个跟屁虫破格提拔为车间的宣传干事。后来是一位老工程技术人员当车间主任,于是这跟屁虫又整天报道工程技术人员就是好的文章;从而又赢得这位车间主任的喜欢。如果他当时还坚持毛泽东思想的话,估计这车间主任就会叫他回班组继续当生产工。正是因为这样的变脸跟屁,于是这车间主任当厂领导后就将其调到宣传科;从而这厂领导以后就事迹不断,于是这跟屁虫又调到组织部当统战干事。当孙文东成为厂领导后为民主党派耿耿于怀之时,这跟屁虫马上出主意可通过党委会投票决定民主党派人士下岗;从而使孙文东成为了当时全国的改革模范。正因为如此,所以孙文东上台提拔的第一个人就是这跟屁虫为工会主席;自然最后是名利双收。
我们知道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与混淆是非的事实,而且它是有历史由来的;说是“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原来这赵高虽做了宰相高职,但赵高仍不满足;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从他,又有多少人是反对他;总之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有多少,都有谁。于是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大臣们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陷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大言不惭地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结果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说真话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从此就在中国文化上留下了“指鹿为马”这个成语。
自从改革开放放权后,我们社会的任何领导都会用‘指鹿为马’来分辨敌友;所以我们社会的党委会的“民主表决”越来越与一把手高度一致了。因为与一把手分道扬镳的人自然是排斥对象,而反对一把手的人则更是连夜清退。因为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得人心,所以我们社会到处是‘指鹿为马’的人分配饭碗;这也是端铁饭碗的人自然绝大多数是跟屁虫的原因。这不是我们社会的人随波逐流的原因,而是因为既得利益者是这群人的原因。看我们社会所有下岗与末位淘汰的人,有谁不是与领导有矛盾的人;在这样的社会文化下,说“民主表决”是百花齐放才是真正惊愕。
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逆淘汰成为了社会潜规则;而‘水清则无鱼’成为了中国新文化。所以现实版的指鹿为马千奇百怪,但都是通过选边站队而分辨出领导的忠诚度;如果是领导身边的反腐败之人,则普遍第一时间就可以被揪出。因为中国文化就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让举报人一直在自己身边监视自己;这大概是我们今天还没有任何领导有这样胸怀的原因。与其让自己身边有人监督,不如借此机会强迫“高度一致”;再加上我们社会没有责任的“秋后算账”机制,所以与领导同流合污就能利益最大化成为了普遍规律。事实上在“指鹿为马”的侵蚀中,不少体制内单位已成为“世袭”的新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