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角度


 人气爆棚

昨天乒乓球两帅、三将退赛一事闹得沸沸扬扬,男乒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国内的舆论几乎是一边倒:斥责体育总局的昏庸无道,大骂苟局长;大赞男乒的仁意、坚定、团结,为了刘国梁打抱不平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前途,与“权势”作斗争。

刘国梁还被比喻成了被秦桧陷害的岳飞,成了被迫害的民族英雄。

如此的一边倒,倒让人想起文革中的疯狂。

换个角度

刘国梁本身是大满贯选手,在打球时就是小诸葛有勇有谋,夺得了多个冠军,是民族英雄。当了教练后,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冠军队员,使得国球能够独霸乒乓球赛场,居功至伟。

历史在进展,体制内的领导同样在进步,转换刘国梁角色一事,相信领导们一定沟通过多次,作为军人的刘国梁了解组织原则,知道服从的重要性;把角色转换的时机选在世锦赛后一定是斟酌过了的,谁知还是没有躲过这一冲击。

事情发生了,在中国一边倒的舆论不奇怪。相信多数人既不了解事情的原委,也不了解苟局长其人、其事,假若是莽撞之人,恐怕苟局长也做不到如此的高位;吃瓜群众中绝大多数人是被裹胁着的,看客、拍砖,意气用事肯定是有的,但逻辑和理性就未必了。

换另外一个角度,国有家法的,中国历来最讲集体主义,最恨小团体的,试想一下,如果此事发生政府的其他部门,更恐怖的是发生在军队层面,那结果又如何?在其他领域里功劳比刘国梁大的多了去了。

再换一个角度,某兄评价到:那些老队员们,手头已经有个大几千万,不排除通过道德绑架、民主暴力让小队员们如何如何的。假如真的相关部门就坚持原则,牺牲个把金牌对于现在的中国算不了什么,那小队员们的未来呢。不少不是讲体育总局糊涂吗?那再糊涂点儿不就是这个结果了吗?

还有更多维度进行分析,结果当然也就不同。所有这些都不妨碍刘国梁的伟大,大家这么一闹反而降低了刘国梁的高度了。

结果

此事不同于其他的热点,一定要出一个结果的。

沈兄讲道:留易,不留不易;改难,不改更难。

大家都评价举国体制的种种弊端,但就是有些动不得;改革总会有阻力,特别是动那些还显得红红火火的部门更是阻力重重——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钢铁行业的转型,在红红火火的时候转型难度会小,成功机率会高,但硬生生丧失了转型的机会的。

相信政府的智慧,能够把此事处理得好,只是想要一举多得是不可能了。

此次事件不值得害怕,否则未来的改革连想都别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