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微信、推特博文中,第一次见到将党国代称为“赵国”“赵家人”时,因为姓赵的缘故,当时就感到惊奇疑惑,便查询该特指的来龙去脉,终于无果。细想想近年来这个党国,因年年、月月、日日增添的无以复加的敏感词库已经到了匪夷所思、无奇不有的程度,被亿万网民用各种蔑称、代称、特指也已经常与时俱进,便释然了。
读过鲁迅《阿Q正传》的都知道。阿Q是个打短工的穷人,没钱没势。赵太爷家有钱有势,并且,赵太爷的儿子学习成绩很好,科举考试得了高分。“锣声镗镗”,传来喜报。其时,阿Q刚刚挣了点小钱,在小酒馆里喝了二两黄酒晕晕的。听小酒馆里的人议论赵公子即将飞黄腾达,阿Q借酒壮胆,号称自己也姓赵,还说如果细细地排辈份,赵公子当称自己叔叔。
有人把这事密报了赵太爷。
第二天,阿Q被传唤到赵太爷家。赵太爷搧了阿Q两耳光,怒斥道:“你姓赵么?!你也配姓赵么?!”
阿Q捂着脸不敢说话。他原本不姓赵,显然也“不配”姓赵。
众所周知,百家姓产生于宋朝,是赵匡胤用“杯酒释兵权”谱写了百家姓。当时,赵姓是否是中原第一大姓无相关史料佐证,但因姓赵的座了江山,江山自然就姓赵,而且要排头把交椅,这是秦始皇定下的家天下皇权规。
家天下历史如走马灯般变幻,靠无数百姓血肉横飞争夺来的江山社稷,一旦成为皇姓,九州的百姓由此便事事时时成为忌讳,因为一旦姓甚名谁中稍不留神,便可能因犯了皇姓忌讳而被砍了脑袋而祸及家族。唐代奇才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有人想阻止李贺“进士试”(为进士出身的人授官),就说“晋”“进”同意,犯了父讳。想以此理由阻止李贺任官职,这事都弄到当时文坛领袖韩愈亲自出马,为李贺撰文辩护的地步。姓名尊卑与忌讳,由此而带来的悲剧闹剧,历史上不胜枚举。
我的赵姓,查阅老家族谱得知,是赵氏先祖于元明更替之际从河北省密云县(现北京密云县)始适山东青州府大湾桥,赵能、赵全俩兄弟迁入莒地。至于先祖在宋代是否本来姓赵还是被皇恩浩荡赐姓赵则无解。凭族谱记载即可印证,祖上既不是皇亲国戚,也沾不上血缘远亲,极有可能是草根阶层草民一族。如此说来,当初江山祖先属赵家时与其同姓的族类也并非全是皇恩浩荡,当牛做马的赵姓人家也不在少数。我小时在乡下老家听祖辈传承下的故事中,祖辈中虽历朝历代不乏仗义执言、刚正不阿,访贫问苦、清廉做事之人,但因家天下一贯秉性“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只问血统纯正与否,不管大脑智商如何的传统,我赵氏家族自元明之际数百年传承,祖上就未有步入权贵阶层的史实记载,多年来,我对光宗耀祖一事始终是羞于启齿。
秦始皇生前何其强大不可一世,想传家天下千秋万代,倾其帝国之人财物力,筑阿房宫、修长城,陵墓,梦想统治阴阳两世,其统治江山的庞大雄心野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短短几十年,只落得“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如果中国创建汉朝者刘邦深刻反思其家天下致命缺陷及领悟“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的规律,毅然决然改弦更张,让穿龙袍者经过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程序和场面,这块土地将是地球上最幸运的地方?令人痛惜的是,疆域最强大汉朝又一次重复了秦始皇的覆辙,中国从此步入“秦人不遐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人也”王朝兴衰更替的周期律,至今无解,这是这个国家永远国之恒殇。
《精忠岳飞》的电视剧近年来不断在数省卫视同时开播,令其一次次成为历史上爱国的象征。他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每一次读后,都要令人血脉贲张,把胸腹拍遍。可怜英雄生不逢时——偏安江南苟且的南宋小朝廷,被昏君赵构、奸臣秦桧设计出亘古未有“莫须有”罪名酿就千古奇冤。我每每看此剧后,也为岳飞愚忠而导致愤懑,昏君奸相执政,国家统一无望,百姓苍生涂炭,凭岳家军势力和民望,为何不将昏庸无能一味偏安的小朝廷推翻,改写历史?更由此联想到儒家忠君爱国思想根深蒂固的宣教与灌输,导致这个国家多少治乱循环。
不管后来历史如何说这个苟且偷安的家天下创造出南宋如何繁荣昌盛的史实,我认为,赵构和秦桧,这两个背负千古骂名的昏君和奸相将永远是这个民族千古之罪人。赵构不过是为赵姓增加一根历史耻辱柱上的蝇营狗苟之辈,跪在岳飞墓前的,应该增加赵构这个昏庸无道之人。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有段话很有名,现在屡屡为宋朝鼎盛之说引用,即“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陈寅恪先生的这段话,正好印证了中国易经物极必反之规律,这规律也是中国历代王朝兴衰的周期律。
事实上,自我老赵人生识字糊涂始,也从来没有因在百家姓排列第一姓而产生过丝毫优越自豪感,但在壮年通读、熟知宋史后,实事求是地说,我作为赵姓后人评说同姓前辈及历史,应当辩证统一,极力避免一网打了满河鱼现象。对开国皇帝赵匡胤,我还是忍不住的赞叹,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登基后“勒石三戒”(太祖碑誓)。王夫之说: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凡士大夫与上书言事者不杀;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范仲淹曾由衷地说:“祖宗以来,未尝轻杀一臣下,此盛德之事。”
正是有了赵匡胤立下赵姓后代子孙如若违反誓碑,“天必殛之”的祖训,所以有宋一代都没有怎么杀大臣,杀上书直谏的士大夫。苏轼虽以“乌台诗案”获罪遭流放,但也只是一次次贬官而已。而且宋朝是没有特务机构的朝代,政治言路十分顺畅。在大多数宋人眼里,“仁宗盛治”远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一史上极为罕见的盛举,后代历代家天下,又有几个能做到?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大兴文字狱开始,钱、孙、李,周、吴、郑、王,你们曾多次轮流座家天下,但有哪一姓又能做得到?每想到赵姓竟还有此开天辟地、空前绝后、留芳千古之举,又不免生出丝丝欣慰。
人这个星球万千生灵中的一种,看动物世界节目,兽有兽言,鸟有鸟语,虫有虫音,它们皆可自由说话、歌唱、辩论,而且信奉不平则鸣的自然规律。动物丛林法则都允许百家争鸣,为何处于文明最顶端的人类特别是中华汉朝这个民族,自夏朝开始,家天下的昏君们却制定有嘴不能说,有话不敢说,说了就要治你的罪,取你的性命,杀你的头,灭你的族,鞭你的尸,并株连后代家族,而且这一恶政暴政延绵数千年,百家姓中除姓赵的任何一姓都对此有极其嗜好恋瘾,动辄变本加厉有恃无恐,因言获罪者不计其数,使无数黎民百姓惶惶不可终日,被含恨九泉,被其恨绵绵无绝期。有嘴却不准自由说话,歌唱,还不如飞禽走兽,这个民族发明创造了因言获罪的时间最长,戕害同类酷刑数字最多,无疑是全人类社会中最大的耻辱,时至今日,中华民族因言获罪仍方兴未艾!自由地说话歌唱仍是黄粱一梦。
如此说来,既然这个民族至今还是热衷于家天下统治,血淋淋的历史殷鉴不断、不远,思来想去,在百家姓中选择,还是姓赵好,因为数千年来,只有姓赵的才制定出“凡士大夫与上书言事者不杀”祖训,舍我其谁?每念及此,我又因之而感到骄傲自豪。如果有一日,百家姓中任意一姓声明:执政(座江山)后,重新恢复、继承我赵姓这一开天辟地之真正优良传统,彻底永久废除因言获罪的罪名,不关押杀上书言事的知识分子,这才是名符其实的中华复兴的中国梦。钱、孙、李……敢以此效仿声言否?
27年前的天安门广场上,这个共和国又有一位姓赵的总书记,在看望学生时说了一通肺腑之言:“同学们,我来晚了,对不起同学们了!你们说我们、批评我们,都是应该的。我这次来不是请你们原谅。你们还年轻,来日方长,你们应该健康地活着,看到我们中国实现四化的那一天。你们不像我们,我们已经老了,无所谓了。国家和你们的父母培养你们上大学不容易呀!现在十几、二十几岁,就这样把生命牺牲掉哇,同学们能不能稍微理智地想一想……”这位老人这番声泪俱下地规劝绝食的学生撤离广场的讲话,让任何一个做父母的有良知的人听了都会动容!
足够了,赵姓执政时,能有这样两件历史壮举,足以彪炳这个国家千古史册,足以对得起排百家姓姓氏第一!这也是笔者想到姓赵时油然而生的骄傲和自豪感!
时下国内千万计的微信圈内,“未庄”、“赵太爷”、“赵国”、“赵家人”为党国的代称正方兴未艾,我每每看见这些泛指是,总是想起阿Q的下场。他虽然糊里糊涂被赵太爷一干假洋鬼子欲加之罪,绑赴刑场,但阿Q那时还能指望“20年后我又是一条好汉!”。 阿Q生逢乱世的国情,让他对当辈子也没抱太大的期望,他还有20年后的殷切希望与期盼,他期待能20年后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配姓赵。
阿Q当然不知道在他死后近20年,这个国家以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冠冕堂皇宣称“是阿Q们做出了选择”,时间过去了一甲子,仍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打地洞”的皇权历史再现,而且作到了几近空前绝后。设若阿Q再一次睁大眼睛遍观国中现状,在被绑赴刑场时,他还有无喊出“20年后又是一个好汉”的底气和胆量?
“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是秦桧后人中最有名的杭州知府秦涧泉,在拜祭岳飞墓时,看到秦桧夫妇的跪像,深受触动,百感交集,当即写了这副对联。现在想来,秦桧的这位后人当时的心境,确实大有曾经沧海难为水“以史为镜”的忏悔。但如今的秦氏家族宗亲大会,是国内最为庞大、活跃的姓氏社团组织之一。在金钱多少成为衡量人生成功社会价值观面前,在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王法治下,在亵渎祖宗、出卖良知、六亲不认、卖国求荣、卖淫嫖娼、卖身投靠权贵,成为时尚潮流的国情观下,秦涧泉式的惭愧早已不合时宜甚至沦为世间笑柄,姓氏实在是随波逐流无关紧要的符号而已。
只要打天下坐天下的执政观不改变,只要紫禁城宫闱秘谋遴选自家子孙执政皇权方式不改变,只要逢五排十年北戴河党内大佬之间讨价还价搞派系、家族平衡的“党内民主选举”方式不改变,百家姓任何一个姓氏都可能如时下“赵国”、“赵家人”躺枪,这是毋庸置疑的特色国情和规律。
在当代中国,执政者各搞世袭五、十年,留下骂名几十载。
如果一个国家,执政党容不下独立思考、说真话、批评政府与社会弊端的知识分子,举国上下充斥着太监犬儒阿谀奉承强权政治,这个国家永远不可能强大,也不可能出现思想家与文化大师,更遑论输出软实力引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即使是一时能靠强权政治取得经济发展,也会很快因思想禁锢而导致文化枯萎贫乏而走向衰败。这是老赵我发表在我博客中读史心得之一。
赵姓,姓赵,这个姓氏真是令我欲说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