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鲁再说理


老鲁再说理

中国人爱讲理,皆理为立足之本之故也。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之祖训,足以说明理之重要性。但理不易明也是中国之特色。那么什么叫理?估计谁都讲不清。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之古话,足以说明理的模糊性。因此,在现实生活中,理说到最后就是三个字——很难讲!我们纠结也在于此。

何之故?皆在字的大家族里,既有天理、地理、法理、物理、条理、情理、真理、公理、伦理、事理、哲理,又有妙理、逆理、曲理、正理、至理、他理等众多之理也。

若能穷尽,倒也可以解释。问题是以上之理仅为老鲁所知,未知的还有无穷之理。且随着社会进步,还可裂变出无数之理。虽然理有如此之多,但常见的无非是真理、公理、伦理、天理、地理、道理、法理、情理、歪理、妙理等。

什么叫真理?真理是指符合或接近客观事实的理。重真实性是真理的本质特征。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一切以真实性为标准!但真理是有条件的,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原来被称为真理的,很可能就不再是真理。由此可见,真理是相对的,天底下没有绝对的真理。

再说公理。什么叫公理?公理就是公认的道理,是不需要用其他标准来判断或加以证明的理由,并且还不允许问为什么,即便问了,估计也无人可回答。如西方人眼里的上帝。你若问上帝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到哪里去的,是住在云上,还是住在心里,估计无法回答。但上帝是至高无上、无所不能的说法就是公理。因此,公理重接受性,依现实情况予以判断是公理的基本属性。

伦理,往往与道德捆在一起,是处于道德底线的人们需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一种有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法则。由于这种行为规范不便明文规定,因此就约定俗成。因此重妥当性,依人伦加以妥善调整是伦理的基本属性。人与人之间相处,最讲究的是伦理,具体表现为相互尊重。

天理何在?受冤枉的人往往会这样叫!是啊,天理是最高之理,是万理之根本,堪称为理之最,是自然法则。但天理最终还是受人类智慧支配。因为人们可以根据天之动态、规律加以主导。因此,天理的动态结果是可以由人类智慧主导的,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法门。
   
有天理,必有地理。天大地大,没有人的心胸大;天可知,地可知,但人心不可测。故天、地之理还是受人的心理支配。古人曰: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老鲁曰:人有心肝肺腑谓之玄。故,天文地理不如人之玄妙。

但人必须要讲道理。道理者,通达无碍之道也。凡是通贯事物本真之义的,当是道理。但现实生活中,道理往往与规矩捆在一起,规矩又是人为制定的,因此是否合道,还需要掌握规矩的人来评判。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实生活中才会有真、伪道理及枉法裁判之说。

法理,是一个专业词汇,似乎搞法律的人讲得比较多。那么什么叫法理?搞法律的人一般会说是指某一国家形成某一法律体系的基本精神及其学理,是这个国家法的渊源。在中国,最基本的法律原则公平、合理,诚实、信用,但现实生活和司法实践中,有几人讲公平、合理?又有几个讲诚实信用?

情理者,人情之理也,无情即无理!此人人皆知。

歪理,往往与强权、专制捆在一起,之所以有人敢指鹿为马,那是因为人家一时拿他没办法,故就产生违背自然法则的歪理了。但歪理者只能歪一时,不能歪一世,此也是歪理之特性。故劝君千万不要讲歪理。

妙理者,精微之理也,往往与圣者或奇才捆在一起。古人曰:通黄中之妙理,韬亚圣之奇才。此即是对妙理之诠释也。

既有诸多之理,那么如何看待理?据老鲁看专讲真理太机械,不可取,当要稍微公一点;专讲公理的太刚性,少变通,故要柔一点;专讲伦理的条条匡匡太多,影响效率,太僵化;专讲情理的太柔,经不起狂风暴雨,缺乏革命精神,也不可取;专讲歪理的太霸道,易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