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市场经济缺陷 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设立票据银行 发展票据经济
——创建全球化金融·财政·经济体系的一种思路
东方金融 2017年05月06日
《票据银行·票据经济学》 结论
为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当务之急是消解威胁国家金融安全的三大市场缺陷:宏观经济不稳定,社会分配不平等,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本书的讨论的内容是:
如何建立消解市场经济缺陷的金融、财政和经济制度。
2008年爆发的本轮世界金融危机属于滞胀型金融危机,此次停滞性通货膨胀的典型特点有四:
一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大宗商品和各种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此伏彼起,连绵不断;
二是社会分配不平等空前激化,导致民粹主义,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展不可持续的缺陷治理弱化;
三是在中美两个增长引擎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复苏态势明显,但与此同时,部分国家经济形势仍在恶化,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脆弱性也在不断提高。尽管随着美联储已进入加息通道,全球流动性拐点到来。但是消解全世界范围的货币、产能过剩等仍然任重道远,
四是政府经济(赵建国,2014)需求旺盛而仍然被抑制,政府经济的有效供给仍然不足。
目前,经济学假定已经发生四大变化:
由于300年以来,资本积累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产能过剩成为常态(托马斯·皮凯蒂,2014),
由于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以来,各国均发行菲亚特货币本,货币超经济发行成为常态,菲亚特货币是形成滞胀型金融危机的根源(默文·金,2015)。
由于1994年以来,世界进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信息不对称问题已成为过去(杰里米·里夫金,2014)。
由于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提出,得到全世界响应的“一带一路”“亚投行”,通过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发动机!开创了发展国际公共产品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先河!
本书认为,目前,消解市场经济三大缺陷是完全可能的:
消解经济不稳定的方法是:发行指数型商品货币。
包括采用指数型的,梅纳德·凯恩斯的参照30种国际大宗交易商品的,世界央行的货币——班克(伯纳德·列特尔,2003)。
目前,采用指数型商品货币的案例:智利(罗伯特·席勒,2014)。
消解分配不平等、发展不可持续的方法是:政府赤字货币化。
在货币、产能长期过剩的条件下,以政府发行基金、票据的形式替代政府发债(阿代尔·特纳,2015),为发展公共产品,提供恰到好处的资金。
解决市场经济滞胀,政府经济紧缩困局,解决虚拟经济滞胀,实体经济紧缩困局的方法是:
由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经济主体设立票据银行,直接为实体主体活动配置商业票据。
考虑到与目前金融、财政、经济体系互相衔接,消解三大市场缺陷的操作方法可以概括为:设立票据银行,发展票据经济。
具体流程包括六个环节:
![]() |
一是设立票据银行。政府、企业和社区居民三大经济主体共同设立信用联盟(简称联盟),联盟依据公共项目分类设立票据银行,其资金来源是发行票据基金,资金用途是发行商业票据。
二是申报票据额度。根据经济增长指标,票据银行接受中央转移支付,人民银行据此批准票据银行的社会融资规模。
三是保值募集基金。在银行间市场,按融资规模,票据银行竞标发行保值的票据基金,募集的资金存入人民银行,形成发行票据的100%的保证金;
四是发行保值票据。联盟按PPP模式设立公共工程公司,承担公共(产品)项目,票据银行为已立项的公共项目发行保值的专用商业票据,用票据采购,启动公共工程项目;
五是发展票据经济。联盟设立商业票据背书平台,为商业票据背书提供全方位服务(托马斯·格列柯,2010)。人民银行电子票据清算中心进行票据清算。票据银行发行的商业票据风险由联盟承担。
和货币流通创造货币经济GDP和政府收入一样,票据背书创造票据经济GDP和政府收入,带动票据覆盖企业和地区经济增长。
公共工程竣工投产后,专用票据回收,票据灭失。
六是列支发票成本。象政府发债财政列支发债成本一样,经中央财政特许,发行基金和票据的财务成本列入财政支出科目。
以上票据银行·票据经济模式对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有以下作用:
对于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票据银行制属于货币制度创新。
一、创造了一组商品货币。保值的基金和票据,实际上为票据经济创造了一组可以隔离各种金融风险的,指数型的商品货币。目前流通的菲亚特货币(法定货币),货币的价格——利息率,是一种货币工具,是不固定的。而票据经济中的基金和票据,由于保值,其“币值”是稳定的,不受货币政策影响。这里,保值的基金和票据,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票据经济商品交易的一般等价物。这有利于各类经济主体开展会计核算。
实际上,由票据银行发行,在票据经济中使用的基金和票据的计价单位,是一种新的“货币”:它依托以人民币计价的,一组商品的价格指数定价。其原理来自凯恩斯的世界银行货币单位“班克”。
票据银行制实施后,实际上将存在两种货币:在票据经济领域,将使用各种指数型的,保值的商品货币;而在货币经济领域仍然采用菲亚特货币——人民币。
货币经济 票据经济
货币品种 人民币 指数型货币
货币属性 菲亚特货币 商品货币
准备金 部分准备金 全额保证金
运营银行 商业银行 票据银行
货币价格 利息·浮动 无息·保值固定
流通规范 范式证券·与交易分离 跟单电票·与交易捆绑
全社会流通 联盟内部网上背书
风控技术 没有使用货币编号 可追溯,可控性强
防伪困难 伪造困难
二、有利于去杠杆。票据银行发行的商业票据,依据的是已经获得国家批准的项目,需要多少钱,发多少专用票据,专款专用,不存在也不允许滥用。
本来,商业票据没有保证金之说,为了消化过剩的广义货币,我们为商业票据设计了100%的保证金制度。发多少票据,配发多少票据基金。票据基金的发行将成规模的“固化”过剩的广义货币,这将有利于降低经济杠杆率。
三、有利于改善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加了保证金的商业票据,类似于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商业票据发行后,社会融资结构将发生变化,票据规模占比将不断上升,委贷、理财等规模将下降。这有利于金融去杠杆。
四、有利于屏蔽风险。票据银行发行的基金和票据都是保值的,贸易项下的商业票据背书,在互联网条件下,是无纸化网上操作,其产生、转让、流通和灭失,完全可以在一个数据库内封闭进行,由此形成的可以追溯的票据经济,可以和目前的货币经济互相隔离。由此,货币经济条件下的各种商品和资产的价格波动,如股市、债市、汇市、期货、房地产等风险,对票据经济将不发生影响。
五、有利于稳定大额资金和社会融资成本。票据银行在银行间市场保值竞标发行票据基金,有利于保险等大资金的保值运用。由于分离了保值的资金和投机的资金,将减少投机资金规模,有利于减少投机资金的风险。
六、票据基金和商业票据的发行为人民银行增加了一组新的金融工具。特别是,票据发行数量将成为调整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工具:扩大票据发行量将增加经济增长速度,减少票据发行量将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对于各级财政:票据银行制属于财政制度创新。
一、增加了一个新的财政收入渠道——发行政府基金。由于基金的作用类似于发债,票据银行将是地方融资平台的理想替代机构。这将有利于缓解政府发债的压力。但是,基金发行的原理与发债不同。发债的原因是税收不足,或者是税收将影响经济发展,而采用发债形式,将来经济发展了,税收增加后,再还债。属于财政工具。而基金发行原理是在货币持续超发行的条件下,去杠杆的一种方法,目的是降低经济杠杆率。政府虽然受益,但是却不属于财政工具,而是属于由人民银行制定的货币工具——特许政府发行政府基金和票据。
二、增加了一个新的财政支出渠道——发行政府票据。由于政府基金恰到好处地弥补了政府税收的缺口,在产能过剩的条件下,此前囿于税收规模限制,不能一次规划建设的公共工程,将可以按规划从容有序安排。政府虽然受益,但是却不属于财政工具,而是属于由人民银行制定的货币工具——服从人民银行降低金融风险的要求。
三、形成了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货币经济和票据经济两套财政体系。由于票据经济的基金财政是以首先利用社会过剩的货币和产能,创造公共产品,形成的消解市场缺陷的政府经济,由此其遵循的原则应该是以人为本,人人平等,社会效益第一。
货币经济 票据经济
基本假定 自然及人为资源均稀缺 自然资源稀缺,人为资源过剩
理性经济人,资本至上 理性社会人,人本至上
经济效益第一 社会效益第一
财政制度 税收财政收入 基金财政收入
公共财政支出 票据财政支出
经济效果 挤经济发展消解市场缺陷 消解市场缺陷拉动经济增加
四、有利于尽快取消土地财政。“土地财政”是在社会资金不足,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快速发展房地产而实行的一种“借长用短”的“土地债”:把房屋的土地使用费,每年缴纳的“年租制”,变为一次性先缴纳几十年的“批租制”。经过近20年的发展,在我国城乡的住房已经过剩的情况下,土地“批租制”的弊端已经不言而喻,在实行票据银行制的前提下,我国已经具备取消土地使用权“批租制”,恢复“年租制”的条件。
五、实现票据银行制后,由于公共项目可以按照实际需要足额发行票据,我国将有条件逐步取消与一般预算支出科目重复的,各种政府性基金,结束“碎片化”的财政支出结构,有利于降低我国以流转税为主的宏观税率,有利于推进消解分配不平等的所得税、财产税为主的税制改革。
六、票据银行制,通过政府发行社会保障基金,替代政府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将有利于化解卫生总费用和养老金的财政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保险基金还将部分替代企业和个人的社会保险缴费,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增加居民消费。
对于企业,票据银行制属于企业信用制度创新。
一、各经济主体共同组建票据信用联盟,构造了经济主体自律自治的信用制度,有利于恢复和重建市场经济秩序。
二、参与政府公共工程建设的企业和劳动者,获得了接受政府票据和配套发行企业的商业票据的资格,有利于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企业间债务拖欠等问题。
三、参与政府公共工程建设的企业扩大了销售,有利于企业清理债务,降低财务成本。
四、由于政府票据发行,随着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将获得快速发展。有利于企业产业产品结构转型,有利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对于居民,票据银行制属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一、政府社会福利票据银行的设立,有利于解决老百姓基本医疗、基本教育、基本养老、基本育儿、基本住房、基本就业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实现社会福利均等化,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二、在基本社会保障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居民的被动的,保障性储蓄,将不断被释放,有利于居民扩大消费。
市场经济、政府经济与货币经济、票据经济的关系示意图
|
货币经济 自然资源稀缺 高效利用稀缺资源 |
票据经济 人为资源过剩 平等分配过剩资源 |
市场经济 资本至上 资本主义 |
菲亚特货币 集中资源创造财富 副产市场缺陷 保留 |
保值票据 消解经济不稳定 保证经济主体资金需求 创新 |
政府经济 人本至上 社会主义 |
税收财政 缓解不平等不可持续 宏观调控消解不稳定 保留 |
基金财政 分配资源消解缺陷 背书创造财富 创新 |
1、中国票据银行的分类
11、政府票据银行
城乡建设票据银行
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票据银行
可持续发展票据银行
文化发展票据银行
12、企业商业票据银行
三农票据银行
能源票据银行
铁路票据银行、地铁票据银行
水利票据银行
科技票据银行
13、社区劳动票据银行
14、房地产票据银行
2、国际票据银行的分类
21、国际贸易票据银行
粮食农业票据银行
能源票据银行
交通票据银行
水利票据银行
科技票据银行
22、联合国公共票据银行
一带一路票据银行 基本公共服务票据银行
欧洲公共票据银行 可持续发展票据银行
亚太公共票据银行 科教文票据银行
非洲中东公共票据银行 外天空发展票据银行
美洲公共票据银行 减灾救灾票据银行
主要参考文献:
〔英〕阿代尔·特纳著,王胜邦、徐惊蛰、朱元倩译 “债务和魔鬼”,
中信出版社,2016.4.第一版
〔英〕默文·金著,束宇译 “金融炼金术的终结”,
中信出版社,2016.8.第一版
〔美〕伯纳德·列特尔著,林罡、刘姝颖译 “货币的未来”,
新华出版社,2003.1.第一版
〔美〕托马斯·格列柯著,周琴、刘坤译 “货币的终结”,
金城出版社,2010.10.第一版
〔美〕罗伯特·席勒著,束宇译 “新金融秩序”,
中信出版社,2014.1.第一版
〔美〕杰里米·里夫金著,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译 “零成本社会”,
中信出版社,2014.10.第一版
〔法〕托马斯·皮凯蒂著,巴曙松译 “21世纪资本论”,
中信出版社,2014.9.第一版
〔美〕格里高利·曼昆著,梁小民译 “经济学原理”,
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第一版
〔美〕斯蒂芬·艾西罗德著,顾雨佳译 “美联储50年风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第一版
〔美〕斯坦利·布鲁著,焦国红、韩红译 “经济思想史”,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第六版
李 扬 “魔鬼在我们心中——对特纳教授《债务与魔鬼》一书的评论”
《中国金融》 2016年第10期,5月27日
马骏、张晓蓉、李治国等著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2.第一版
李扬、张晓晶、常欣等著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7.第一版
吕江林等著 “美国次贷危机原因”,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2.第一版
赵建国编著 “政府经济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8.第三版
高培勇著 “财税体制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6.第一版
刘立、朱云杰等编 “公共财政理论前沿专题”,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9.第一版
倪虹主编 “国外住房发展报告2014第二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10.第一版
薛克俭 郭春娟 “建立信用中心,组织债权和资产流通
——解决债务和资金问题的实践、建议和理论”
《经济研究参考》 2015年第93期 E-5,
薛克俭 “建立货币储备基金缓解经济金融问题”
《经济研究参考》 2003年第27期 B-6,
薛克俭 “供应链、供应环和现代易货”
《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3月
薛克俭 “对世界货币及金融制度的观察与思考”
《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12月
薛克俭 “论欧盟发行政府票据消解滞涨的可行性”
《地方财政研究》 2012年第8期,8月
主要数据网络来源:
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中国财政部网站 人民日报、人民网
新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参考消息网 华尔街见闻中文网
世界银行中文网 〔英〕金融时报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