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昌华:作品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一桌饭菜,如果食客没有动筷子和评点厨艺,这个创作过程就还没有走完,既然当了作者,就要容忍不同的批评。
学者苗实:就是,丑媳妇不怕见公婆,不妨大度一点,容许不同的批评。而且,既来之则安之,做好自己就行了。譬如,我搞网络创作多年,就遭遇大量批评。但是,我有包容心和平常心,一笑了之!
杜昌华:作品价值有高低,批评也有品位的差别,有些批评离常识常理太远,实在没法苟同,不,没法狗同,连狗都不赞同。
学者苗实:说得对,有些批评不着调,乌七八糟,连狗都不赞同。而且,某些人的心理已经严重扭曲,言为心声,等于胡乱放狗屁!
杜昌华:范雨素到现在也没有出来辩白,她本来可以说,我只不过是做疙瘩汤的,肯定没放毒,也肯定没海参。
学者苗实:没有必要出来辩白,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而且,疙瘩汤端出来了,喜欢吃得就痛痛快快吃,不喜欢可以走人,没人拦着!
杜昌华:说《我是范雨素》文学性、思想性不够,那你就别当它是《悲惨世界》和《资本论》,你就当它是一篇小学生作文好了。
学者苗实:文学性和思想性,当然有,浅一点没关系,以后还会有文章出来的,再加强不迟。可以断言,小学生没有这个阅历,写不出这样的文章!
杜昌华:说《我是范雨素》媚俗,没有什么品位,在我看来,这世界上头等可恨的是装。一个人真诚写下自己心里的话,另一群人在心里做出真诚响应,这就够了,这就是最好的奖牌。你们可以去拿诺贝尔文学奖,范雨素可以收获穷哥们的喝彩,两不相妨。
学者苗实:有文章,有读者,已经不错了。而且,良好的口碑,比什么奖牌都要实在。至于爱装逼的,随便啦!
杜昌华:说《我是范雨素》赢得侥幸,在我看来,这类的作品之所以火爆,至少说明现在假话太多,真话太少,肤浅矫情的作品太多,关注底层、正视民瘼的作品太少。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没有击中社会痛点,不会引起这么山鸣谷应的反响。
学者苗实:接地气,诉说民间疾苦,就是好文章。而且,多元社会,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都是需要的!
杜昌华:社会的进步以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一个保姆利用互联网一夜成名这没什么不好,她不会抢走你们这些精英的蛋糕,只会给为你们做更大的蛋糕送来更多的原料和商机。
学者苗实:的确,她解救了自己,还解救了贫苦大众,至少从精神上!
杜昌华:每一个人都有发展自己的权利,包括写作,嫌人家菜做得不够好,你完全可以自己下厨,做一桌更好的,没有权利轻慢他人,没有理由酸葡萄,没有必要装。
学者苗实:说得透彻,开放社会,谁都可以发展。而且,写作属于任何人,没有阶级,更不是某些人的专利。当然,轻慢他人,无聊透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