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发家三部曲(一)
1、中兴通讯初期的艰难发展
1985年初,地处内地的一家属于航天系统的国有企业691厂派员到深圳寻找合作伙伴,试图通过“外引内联”以求发展。后与香港运兴电子贸易公司和航天系统的长城工业公司达成盒子建企意向。经深圳市政府批准,深圳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中兴通讯的前身。注册资金280万元人民币,691厂占66%。开始只是承揽来料加工业务。1986年6月,公司成立八人研制开发小组,开始研制小型交换机。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终于研制成功zx-60程控空分交换机。1987年7月,经邮电部鉴定获得进网许可证,公司进入通讯产业领域。公司乘胜前进,当即组织研发人员开发用户数字程控交换机,并与北京邮电学院程控交换系合作。1989年11月,500门用户数字程控交换机ZX500通过邮电部测试和航天部的部级技术鉴定,成为国内具有自主产权的第一台数字程控交换机。1990年3月,ZX500交换机投入批量生产。1991年12月,适应我国农话C5级端局数字化改造的小容量局用交换机ZX500A研制成功,并于1992年1月顺利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