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者漫谈
说起大智慧者现在大家比较清楚的就是马克思。以前很多历史学家、哲学家想说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都说不清楚。可是,就是马克思将这个历史难题解决了。马克思指出: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决定社会生产关系。因此社会发展形态依据过往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可以确定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并且预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会发展出一种新的历史形态,那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后来的苏联以及世界各地的社会注意发展应征了马克思的伟大。所以马克思是当之无愧的大智慧者。也因此马克思被西方人认为是影响世界的伟大人物。
在我们国家,两千多年前也出过一个大智慧者,那就是司马迁。司马迁也总结过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在《高祖本纪》的末尾,司马迁写道:“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忠之弊,小人以野;故殷人袭之以敬。敬之弊,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弊,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
翻译一下:太史公说,夏朝的政治忠厚,忠厚的弊病是老百姓粗野少礼。所以殷商时期改换社会之理模式,代之以恭敬。恭敬的弊病是老百姓都相信鬼神。所以周朝取代殷商之后用礼仪来进行社会治理,崇尚礼仪的弊病就是使得老百姓不诚恳。要救治社会上出现的不诚恳,就没有什么比得上提倡忠厚。由此看来,夏、商、周开国君主的治国之道好像是一个轮回,周而复始。
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总结的中国上古历史的发展规律,也是颇有道理的。因此我们也可以称司马迁为大智慧者。
中国另一位大智慧者莫过于老子。老子著《道德经》,其中智慧大家有目共睹。随便举例:《道德经》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翻译为现代语:大道失去了才有讲究仁义的需要;(在有大道时,大家都遵循道的原则相处,根本就无所谓仁义。人与人相互间的关系恶化了,才有要求仁义教化以及宣扬的需要)民众聪明了有智慧了,就会产生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各类虚伪诈骗的事就会出现,大家都以为可投机取巧。结果为了相互防备而失去了群体合作的力量。(这好像西方的逻辑学家推论人不能也没有意义讲谎话一样)。亲属之间因为争利益而出现矛盾,关系不和谐了,才会有要求孝慈的各类规定。国家处于混乱的时候,才会显现功臣的力量。在平时的安定环境里,功臣的功效是看不出来的,因为有没有功臣,国家一样可顺利发展。
《道德经》各章的智慧这里不再赘述。纵观历史,老子与马克思可说是当之无愧的大智慧者。我们的结论与世界各地评选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人物是相符的。这些伟大人物除了一些军功卓著的,还有宗教人物者,真正智慧者就是马克思、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