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生产力三要素的上述发展趋势,要实现中国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应着力采取以下措施:
1.由于“人”在生产力发展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当前应该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方式,提高中国居民的知识层次。由于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精神消费作为超越于物质消费的一个高级消费形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鉴于精神消费是高精尖的仪器设备与人类以大脑作为表现形式的精神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精神消费的发展,当前在教育发展方向上应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加强为发展精神产业提供高、精、尖设备所需的理工科教育投入;二是加强人类精神生产所需要的人文科学的教育投入,以此为精神产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硬件和软件支持。
2.通过积极的产业扶持手段,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服务产业的发展,当前应该在产业政策上采取积极措施,促进中国服务产业的发展,具体言之,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力发展资源消耗较少、体现较多复杂劳动技术含量的先进制造业,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硬件基础。如前所述,在生产力发展的三要素中,生产资料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上而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较高技术含量的生产资料硬件设施的支持。例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更高效率的生产资料,以确保维持人类基本生存的农业、工业发展需要。就农业而言,农业现代化机器设备的运用,一方面可以使农村人口顺利地实现农业向服务业的转变;另一方面,现代化机器设备的运用,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使农业的发展不会因为农村人口的转移而受到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农业的发展能够满足人类基本生存的需要;就工业而言,一方面工业的发展是满足人类物理生存属性衣、食、住、行的需要;另一方面,工业的发展也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一般而言,高精尖工业生产资料的发展,在很大程度可以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使工业产品能够满足人类的衣食住行需要。与此同时,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也可以解放一大批劳动力,使他们投向服务行业,而先进机器制造业的发展,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硬件支持。
二是通过积极的政策优惠,促进软件、创意等服务产业的发展。
三是在产业政策上大力支持医疗、养老等服务产业的发展,以实现劳动要素的可持续再生产。
四是通过政策性优惠,促进文化、艺术等精神产业的发展,使劳动对象得到大幅扩张,以进一步满足居民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