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民营企业生存发展模式(9)


  (9)

  多数中小民营企业业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炙热,无可厚非,但在公司治理领域欠缺技巧、对基金、信托及慈善等金融工具的使用基本无概念、则直接影响其寿命期限。现实案例中,有中小民企餐饮连锁因销售不做发票、或须补缴巨额税款而股票上市运作受阻,或因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能力低下,无法筹措业务拓展所需资金、虽然账面盈利但濒临破产。

  由于托拉斯、卡特尔、辛迪加、康采恩之类的经济模式不被多数中小民营企业乃至国家治理层所熟悉,区域经济活动中多数民营业主一旦发现某行业有利可图便一拥而上,相互在产品价格上厮杀毫不客气;商场如战场——零和博弈是通行准则。结果使某一产业的产能瞬间过剩;与境外采购商进行产品价格谈判时,明显欠缺优势;辛苦创业形成的产能优势轻易被境外采购商瓦解;本土制造的商品、产品及服务价格通常被压至最低点;来料加工(OEM/ODM)制造业的经营运转全凭洗脚上田的廉价劳力支撑,无国力可言。虽然近年来有商会、行业协会之类的NGO出现,实践表明其行业协调能力有限。

  由于出口产品可享受海关出口退税待遇,多数中小民企几乎以成本价、或低于工厂成本价出口,结果经常因涉嫌倾销而被他国起诉和制裁。现实生活中,中小民营企业生产的小金属件,例如钢丝衣架都曾被其出口目标国定为反倾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