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浙江省温州市启动社会保障·市民卡工程建设,采用社保卡、市民卡、银行卡“三卡合一”的建设方案。6年来,该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合力推进“三卡合一”工程建设,近千个银行营业网点受理市民卡业务,累计发卡达700多万张。 仅2016年, 刷卡量就达5800多万笔,刷卡金额2.8亿元。
温州市社会保障·市民卡的跨越式发展,凸显了鲜明的温州特色。
领导重视,做好顶层设计
2011年底,温州市社会保障·市民卡开始走入千家万户,为市民开启了全新的智慧生活。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温州市政府4次常务会议研究社会保障市民卡工作,成立了市社会保障·市民卡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社会保障·市民卡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和 《温州市社会保障·市民卡管理暂行办法》。
温州市民卡工程建设以 “政府主导、统一规划、资源整合、市场运作”为原则,以服务民生、便民利民为基本出发点,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市民卡工程建设,市民卡主要功能包括四项:一是政府公共服务功能,二是社会保障功能,三是小额支付功能,四是金融支付功能。
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协调,妥善解决部门存在的利益壁垒以及行业费率等问题,合力推进,组建全额事业单位温州市市民卡管理中心,负责社会保障·市民卡相关基础信息的采集、存储、交换和共享,以及社会保障·市民卡的发行管理;组建市人社局直属的市民卡服务有限公司,具体承担社会保障·市民卡应用系统建设,市民卡服务功能的应用开发、推广使用,以及相关管理运营维护工作。
三卡合一,推动创新发展
当地全面开通省、市范围内异地就医刷卡结算, 通过全市医保“一卡通”系统,实现全市医保、省内定点医疗机构跨区域即时刷卡结算, 目前纳入全市医保 “一卡通”的定点单位总数869家。2016年,温州市社会保障·市民卡本地、异地就医刷卡交易共3466万次 ,结算金额81亿元。
同时,该市加强社会保障·市民卡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如作为业务经办的电子凭证,通过社会保障·市民卡的银行账户实现费用征缴,以及养老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生育保险金等待遇的发放;实现社会保障信息查询、公积金查询等。
2015年, 社会保障·市民卡在温州市区及8个县 (市)216条线路3019辆公交车上全部实现刷卡应用;全市100多个加油网点全部可以刷卡加油。目前,在当地的超市、药店、餐厅、影院、剧院、图书馆等30多个公共场所,市民都可以刷卡消费。 部分项目已延伸到县(市),初步实现了 “一卡多用、一卡通用”的局面,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合作模式,打造温州特色
在开展社会保障·市民卡卡管系统建设中,当地还考虑了卡同时携带金融功能的特点,这样既方便参保人员通过覆盖城乡的银行网点就近享受社会保障卡申领、挂失服务,又减少了社保经办机构窗口办卡压力,以及卡采购、制作和保管等各种工作。
社会保障·市民卡发卡系统连接全市各统筹区社保 (医保) 系统,并与8家合作银行实现实时联网。通过该系统,市民可去上述任何一家银行网点或社会保障·市民卡服务大厅办理卡业务。目前,全市8家银行约1000个网点近4000人通过业务系统受理社会保障·市民卡的申领、充值等功能。
温州市还开发社会保障·市民卡HCE云闪付,通过自建HCE云支付平台,加载多功能应用,在拥有NFC功能的安卓手机上,实现手机云端模拟社会保障·市民卡实体卡,进行空中发卡及刷卡结算。市民只要将手机靠近贴有“社会保障·市民卡支付”标识的POS机即可进行费用支付。
以民为本,实现互联互通
温州市不断优化服务、提升质量, 上线微信、 APP平台, 创新“互联网+”应用,实现互联互通。
温州市社会保障·市民卡服务大厅, 集合了10个合作银行办卡窗口、4个社会保障·市民卡服务窗口、2个副卡办理窗口、2个充值窗口、1个拍照室,群众可“一站式”办好卡的申领、启用、充值等业务。
上线社会保障·市民卡微信平台。微信平台于2016年上半年正式对外开放运行,市民关注后可查社会保障·市民卡新闻、公告、充值消费网点等动态信息,也可订阅查询社会保障·市民卡账户的余额及交易明细,并实时接收账户消费及充值等变动信息。目前,微信平台日均访问量1万多人次,关注38000人,绑定19500人, 累计推送消息28500次,运行效果良好。
开发温州市社会保障·市民卡APP。它集动态新闻、就医服务、出行服务、个人信息服务、商家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于一体。APP可进行线上业务办理,包括线上充值、服务网点查询、交易记录查询、余额查询等;提供智慧医疗服务,包括预约挂号、报告及费用、排队叫号、医院导航、门诊排班、医院简介、健康百科、智能导诊、医疗资讯等;推送资讯知识,包括新闻、解答使用疑问、发布生活资讯等。APP为群众带来更便捷更优质的用卡体验。
社保为群众 社保良性互动 社保企业减负 社保卡购物卡 社保覆盖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