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园招聘
每年的招聘季是企业最头疼的时候。短时、高密度的工作,会造成面试官疲惫,导致误判,造成人才浪费或错招。
简历大同小异,无法辨识,靠人工面试筛选效率低,误差大。
所谓“科学专业的系统,快捷方便的操作,简单易懂的报告,经济实惠的套餐”。
2. 中高管招聘
所有公司都知道,中高层管理人员牵动着公司上下。一名优秀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上可完成领导决策,下可带领团队,冲刺业绩。身为老总,更是要有X光一般的眼光来识别前来应聘的管理人员。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企业需要招聘中高层管理人员。
那么,面试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到底有多难?让我们直击面试现场:
在世界500强工作,10年工作经验,5年海外留学,专业证书齐全,简历完美。
入职后出现:面试时面面俱到,工作表现平平;一个月后暴露实力,虚有其表。
3. 管培生、储干培训
管培生、储干是指未来的领导人,所以企业通常会对其进行魔鬼式培训:企业文化学习,熟悉各类业务流程、职能部门轮岗实习。然而,撒网式的培训却总在不断地碰壁中寻找ta的职业方向。
对管培生、储干的素质不清楚,不了解ta的优势和弱项,长处无法发挥,短板不断暴露。培训内容死板固化,既浪费企业时间,又消磨ta的意志。未对ta们进行区别对待,培训流于形式,或许几个月后才发现有些人并不合适,浪费企业人力物力。培训成本在增加,员工水平却没有提高。
4. 团队管理
如果脾气火爆的领导遇上心灵脆弱的小职员,员工也有自己的小情绪,最终会影响工作效率,受害的还是公司。不同团队如果安排失误,会导致效果不佳,甚至影响团队发挥。
团队氛围去哪儿了?
其实,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工作方式:
操作型、规划型、技能型、事务型、管控型、开拓型、服务型。
具体来说,PHP软件工程师,喜欢安静,依赖计划行事,长于钻研,耐得住寂寞;而销售人员则不怕失败,偏向自由管理制度,跟人面对面直接交流,性格外向。
高效的团队合作就像齿轮运转,效率没的说。
5. 内部选拔
升职,对于员工来说是激动人心的;但对HR来说,也是选择困难症的开始。
员工那么多,提拔谁呢?通常HR会根据原岗位的业绩和领导的感觉来提拔管理层。仅凭这些标准就提拔上岗真的合适吗?
匆匆改造就上岗,上任后难以胜任,无法驾驭团队。反而影响了原有团队的合作,提拔了又难下调,最终只能离职。公司既损失了业绩,也损失了人才。个人也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造成痛苦和抱怨。
内部选拔正确模式=科学测评+领导意见+KPI。
做好内部提拔能让员工提升士气,帮助企业与人才创双赢。
6. 激励保留
HR俗称人事,不仅要会招人,有时候还要会哄人。发福利时,员工期待丰厚的物质,理想的奖金,然而现实却是各种预算有限的礼品。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资深的HR也做不到理想与预算间的平衡。
员工工作没欲望,没方向,很容易造成人才流失。员工需求隐藏,HR想激励也无从下手。每当员工提出辞职,如何留才就成了很大问题。不了解员工的动机和需求,激励管理不到位,就难以留住员工。
员工心,海底针。
这样在制定激励和管理方法时就可以对症下药,如果财富分高,就可以用奖金来激励。如果荣誉分高,可以通过当面表扬,让他得到公司的认同,进而继续努力工作。
对准心思留才,让员工充满干劲。
7. 职业规划
踏入职场对未来总有期待,想要爱情事业双丰收。但没有计划的执行,一切都只是梦想。
那么何为职业规划呢?职业规划是确定一个人最适合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合理的安排及计划,需要公司和个人一起制定。但据调查显示,只有少部分公司帮助员工进行发展规划,大多数公司忽略这一重要环节。
如果员工找不到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仅工作不积极,而且会导致对公司缺少归属感,无法安定。没有职业规划,员工找不到方向,最终会造成人才流失。企业追求利润的增长,却忽略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公司和个人的利益都是一种伤害。
岗位举例清晰明确,让员工了解自己的职业天赋,找到明确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