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美国没有产权的年限概念?
------一位朋友看了我们的两会报道说如何定位七十年产权概念的疑惑!
汪华斌
昨天碰到一位朋友,他说我们社会这两年又有不少产权的问题陆续出现;如他家的祖坟就是1998年购买的,所以明年刚好到期;而同样我们社会有不少厂房与商品房也面临这个问题,因为产权年限是中国特有的。他说他就不明白,为何我们的改革不学习国际上的通用做法;而是采取中国特色的改革,最后再由后人制订临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他问他为何美国没有我们社会这么复杂的产权概念,也没有看见特朗普抛出什么产权改革计划;这说明产权在美国不是问题。既然人家产权不会出现问题,为何我们的改革就不学习人家的成功经验;今天到处是产权概念的解释,从而将使几代人陷入这个问题的困扰之中。
我们知道美国社会是私有制社会,所以私有财产合法而且多少年不变;具体到房子,美国通常把产权的拥有方式分成四类;即完全产权、联合产权、共有产权和企业拥有权。完全产权指的是一个人或一个单位完全单独拥有对房地产的产权,比如未婚男女拥有的产权;联合产权是指两人以上联合对房地产拥有一致的产权,比如夫妻双方以联合产权的形式持有产权;共有产权是指两人以上按扮共同拥有房地产,产权人按份拥有房地产权益和承担责任; 企业拥有产权包括公司产权、合伙组织产权和信托产权三种形式,当事人按企业章程和有关法规行使对房地产的权益和义务。
正因为如此,所以美国没有土地出让金的概念;但美国政府却是通过对房产纳税的形式实现政府的财政收入。然而美国每年1%-3% 的房产税,从而造成不少美国人因为交不出房产税而叫政府把他们的房子拍卖了。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房产税的征收是根据你所拥有的房子的当时实际价值来征收的,根本不存在形式主义的房产税;正因为如此,相当于在美国是在33.3年里就要买套房子;因为这些年的房产税就等于你的住房价格了。同样如果你的房子升值了,比如说从20万美元升值到50万美元;那么恭喜你了,你每年就要为这增值的房子多支付15000美元的房产税。在美国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房产税的比重往往占到了20%-50%;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全靠房产税养着。正因为如此,所以美国社会从来没有定位房子是住的;但美国人买房就是为了住。只是近年来中国人在美国买房为投资或移民,结果头破血流的全部是中国人;因为美国人还在旁边莫名其妙。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美国政府千方百计关心住房周边的民生;特别是提高治安与改善教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房产的价格;从而实现增加政府税收的目的。也正是因为房子是住的,所以美国人大约7年左右就会换一次房屋;当然虽然换房的原因多样,但工作地点改变、子女外出读书、家庭人口变化或者退休后把城区换到偏远安静的地方等。美国换房频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户口的限制,同时城市乡村差距小;所以住在哪里都很方便。
然而我们今天的社会,房子如同人一样也是身份各异;有商品房,还有公房;更多的是单位的小产权房。与此同时的是还有五花八门的集资房,更多的还是拆迁的还建房。此外就是中国农村的宅基地房也是千奇百怪,有破旧不堪的平房;更有占地无数的别墅。正因为如此,中国社会用几代人都无法解决中国房产的身份问题。因为商品房的土地权限是七十年,宅基地的土地权限是多少年;而小产权房的土地权限又是多少年,还建房的土地权限应该是多少年呢?也正是因为这千奇百怪的土地身份现象,造成今天的中国老百姓绝大多数人是没有住房的人;而同时我们社会的官员或富翁,则是拥有多套住房的人;因为今天的中国社会拥有几百套住房再也不是希奇之事了,这也是我们社会永远也解决不了的住房两极分化问题。如果我们社会按照美国社会的标准收取所有房子的房产税,我们社会估计将有成千上万的人要抛弃住房;因为这房产税就能将这些富翁破产,他们还能到处炫耀自己是亿万富翁吗?正因为我们社会不收房产税,所以我们社会才造成住房也两极分化;而且还是越来越大的两极分化。这就是我们社会虽然定义房子是住的理论,但政策却引导人们将房子用来投资;从而使我们社会的住房需求成为了一个永远的话题。
为什么我们不走美国社会成功经验,而永远在产权年限上争论不休;这应该是一个有目共睹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政治话题;所以不在讨论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