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应该还记得,当11月8日美国宣布特朗普当选为美国的总统的时候,这个消息不断刷屏,所有的段子在那一瞬间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但是仅仅过了不到两三周,大家对此就已经很淡漠了,再说起这个事情,别人都会觉得你有点奇怪,当这个事情过去还不到半个月的时候,我们再谈论这个话题,好像就有点过时了。但我相信再过多少年以后,历史学家会回顾21世纪的政治史、文化史的时候,都会把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作为一个重大的标志性事件和象征。
这是为何?《经济学人》杂志给出了解答,他们创造了一个词post-truth ----“后真相”,来解释这个文化现象。“后真相”也被今年牛津词典列为了年度热词,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何人们所追寻的真相往往不是真的,情绪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事实,前面的那个后字,其意之深值得思索。于是得悟的人创造了后真相这个热词,意思是相对于客观事实,对情绪及个人信念的感染更能影响舆论的传播状态或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客观事实背后的真相也就变得无关紧要。
此次的美国大选就其本身也存在着后真相时代明显的特征,希拉里的竞选团队可谓整合了全美国所有主流媒体为其站台背书,当然更多社会精英更是不遗余力地为其背书奔走宣传,不仅仅是其败选的结果本身,就是其大量的传统手段的公关营销策略也同样败北,主流媒体的大幅报道,都没有特朗普一篇推特的博文更具传播效果。可以这样说,希拉里宣传的目的就是让反对她的人转而不反对她,让中间派进而支持她,而最最没用的就是让支持她的反而讨厌她,这是完全起到了反作用了,所以说主流媒体的大势宣传得到的效果几乎为零,99%的传播做的是无用功。
后真相时代是M型社会最极端的彰显
“后真相时代”的定义是:在这个时代,真相没有被篡改,也没有被质疑,只是变得很次要了。人们不再相信真相,只相信感觉,只愿意去听、去看想听和想看的东西。谎话、流言、绯闻在网络上广泛的流传,呈现出伪真相胜似真相的样子,至于底层的真相无人关注,即便出现亦会被否定或者被屏蔽。相较于主流媒体,网民们更愿意相信彼此,如出现与自己立场相悖的证据,人们倾向于无视这些信息,事实上还不仅仅是主流媒体式微,公信力被质疑甚至被踩踏,就是网络大咖专家学者也不再具有权威性,呈现的是精英消解的M型社会形态。
通俗点来讲,后真相就是相关性等于了因果的非理性的行为方式或者思维方式,事实上相关性与因果是并不一定存在等号关系的,比如那些中医粉说是因为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这是中医的贡献,事实恰恰相反,道士葛洪的药方里有青蒿,但是青蒿不是青蒿素,把青蒿煮成汤更提炼不出来青蒿素,再者葛洪的所谓治疗疟疾的药方有40多种,具体哪一种能治疗疟疾他自己恐怕也不知道,他的药方里有狼粪,那么你吃狼粪去治疗疟疾吗?
新媒体让人人都具有了话语权,一个个具体的人变成了具有传播功能及其属性的媒体,在互联网的节点中聚合成为人际网络,事实上互联网已经转化为人际网络而不再是前互联网时代的虚拟网络。而且这种传播同样符合热力学原理,信息会随着时间和空间衰减,且其能量的聚合与衰减的信息熵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当人们都只愿意相信他们所愿意相信的,这个世界变得更疯狂了,而且信息茧房效应凸显。社交媒体的崛起,让人人有了话语权,好像观点变得更自由了,但事实上的信息传播却发生了微妙的转折——没有人再去关心真相是什么,即便有真相他们也不会去关注真相本身,甚至于还会否定或屏蔽真相信息。这就好像薛定谔的猫被关在盒子里,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或者感觉去对其生死讨论一番,却没有人真的掀开盒子,去看一看那只猫到底处于什么状态,是生是死。
后真相时代是一个只有“呵呵呵”、“哈哈哈”或者“啪啪啪”的时代,美国大选胜出者特朗普助选团队者的心里非常清楚,谁也不会较真去问:“这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只要大家觉得挺好玩,特朗普就居然敢耸人听闻地去说克林顿一家三口都杀过人,只要这话听起来很好玩,大家就真愿意相信他的话吗,事实上是信与不信早就不重要了,大家不是相信他的话——当他说了很好玩的话的时候,大家就很喜欢听他说的话,关于真相就变得次要,次要到完全可以不管它了。这个逻辑就是如此的无厘头,就是如此的残酷,即便特朗普已经严重地涉嫌违法,但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的无厘头言论获得了更多的声量和选民的支持率。
“后真相”这个词,至少说明一个道理,就是我们看到的事,包括国内国外,大事小事,很可能只是表面现象,真相可能是完全是另外的不同的东西。汽车圈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自2014年起的轰轰烈烈的自主品牌车企的电动车、插电电动车都卖的很火,市场增长率更是高达100%的疯狂数字,当然也一度让老百姓觉得自主车企终于扬眉吐气弯道超车了,但是到了2016年初,“电动车骗补”的真相浮出水面,原来很多车企都是为了骗取国家补贴,而生产僵尸车或谎报数字而已。但知道真相的人们并没有放弃购买电动车的意愿,更为真相的是这些车本身也都是垃圾车,续航能力不超过150公里,充电次数不超过800次,你想想一个电动车,电池废掉了,它还有什么价值,怕是废铁的价钱都不值了,至于那个补贴更是陷进重重,本来这个车只值8万,因为有50%以上的补贴,车企就敢把售价调高到20万来卖,即便你拿到10万的补贴,你依然是多花了2万买到这款垃圾车。但即便这样电动车依然是很多家庭第二辆车的首选目标。
后真相时代经验变现或成为可能
互联网让世界变得扁平化了,我们享受它的成果而喜悦的同时还需要承受甚至于承受得起它所带来的恶果,那么就是精英将被消解,不再沉默的大多数崛起,构建起了M型社会。那些不靠理性思维支配的后真相信奉者完全靠感性驱动做出决策的人们开始成为主导,于是后真相时代开始到来,近阶段的英国脱欧公投,亦或川普的大选获胜,还有微信朋友圈的谣言刷屏现象等等均可认证这一点。
在新媒体为主流的消费时代,是消费者说的算的时代,消费经验分享是核心价值,也是驱动新用户了解品牌的最大向心力,同时也是继流量变现、价格变现之后的商业逻辑的全新模式经验变现。所以说在营销中,构建一个社群,作为消费经验的分享平台,是品牌最为直接有效的传播方式。
时下,资讯对于每一个人都成为了快餐,入口即化的快感转瞬即逝,新媒体时代人们的触媒习惯重塑了媒体方式,更让传播方式发生剧变,我们现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解决问题处理信息,这个方式就是:立即反应,然后遗忘。那么针对这一时代的特征公关或者营销传播的最好的手段就应该是做出最为快速的反应,更要学会快速的遗忘,因为在后真相时代,当真相真的来临的时候,人们的消费情结已经消费殆尽,真相本身并非他们所关心的,也得不到再次的关注热情了。
这也就是在看到罗尔骗局被揭穿后,其恶劣程度其实早已触犯到了法律,有司早就应该立案调查其罪行,而就在其肮脏的骗局被揭穿后,仍然有继续打赏的人,而且很快就击穿了微信5万打赏的上限,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到这些人的愚蠢是永无下限的,他们真的不关系真相,他们更在乎的是消费的激情,事实这激情真的和爱心或者慈善关系不大,他们可以在网上大献爱心高举慈善的大旗,但路过街头巷陌衣衫褴褛的乞讨者他们从来视而不见,就如母亲节的时候流行的一句话那样,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你麻麻知道吗?在后真相时代,感性支配了人们让消费主义无以复加,这是互联网带来的扁平化的后果,也是它所带来的营销传播的全新课题。
后真相时代营销就要快速反应快速遗忘
后真相时代的语境是无论什么事你都千万别当真,当真你就输了,这也是受骗上当无数次之后的一种非条件反射,而在所有群体中引发反应后的结果就是只要你说得好玩,你自己都别当真,别人更不会当真,泛娱乐泛消费主义盛行,而人人又都具有了话语权,于是嘈杂之中就再无真相可言了,即便在传播之中通过传播路径节点中的智者将信息证伪,也无法改变谣言的性质,即便那些人看到谣言的真相他们也不会感兴趣,或者同样将真相当成更大的谣言予以否定屏蔽。
这个时候人们只有两个决策动作最喜欢去做,一是拍照留下所谓的真相,或者作为自己在场的证据,而让自己成为信息的源头,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再者就是他们会不遗余力地否定真相,甚至于屏蔽真相。在这个时候危机公关也就失去了作用,其功效甚至于不如坐观其变,因为信息爆炸的热度的持久性失去了,会变得越来越短,甚至于阅后即焚成了信息传播中热点事件最大特性,刚刚过去的特朗普的当选让反对他的人义愤填膺疯狂吐槽,但是仅仅过去一两周,这已成既定事实,当希拉里参选团队宣布要重新计票的时候,已经再形不成风浪更形不成舆论的热点了,仅仅是一次小小的翻转后便销声匿迹再无声息了,因为在后真相时代人们的消费热情过去之后,无论真相还是假象都不会再有爆炸的可能性了,这是因为信息能量衰减或转移了。
针对后真相时代的传播特性,我想到了一个词,也算为这种传播性质造一个词吧,那就是信息传播的能量,当然这也不是我所生造出来的,在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信息能力和信息熵1948年就被提出过。一旦信息能量耗费殆尽,就和阅后即焚不留记忆更不去探寻真相,就如阅后即焚应用一样看过的信息就自动消失了,人们的关注度就已经转移到其他具有势能的信息上去了,符合热力学原理,当然这里也是能量守恒,不是能量消失了,而是转移了。那么在营销中跟风的现象还很多,但我要说这种行为99%是无用功,不仅仅是被一再炒作的所谓工匠精神也好,还是网红也好,他们都是短命鬼,不论有多大的创新点都不会长久,但只要是新东西,它至少是新的,不与任何热点雷同的,就绝对的比跟风要强百倍,因为这个才符合传播的能量说,更符合传播的能量守恒定律。
当然,营销圈最擅长的就是跟风甚至于不玩烂了不罢休,这种方式已经可以彻底地废弃掉了,再想制造什么公关事件或者营销事件的话,那么就发动自己的脑洞想出个全新的创意吧,因为只有全新的创意才具有势能,那样才会聚集势能后才有爆发的可能。再者就是创意点如果没有违和感也就不具备传播性,更形不成传播的势能,不出位就制造不出话题,也就不具备传播的能量。所以说,一个好的创意一定是一个不完善甚至于残缺的概念,如果有血有肉体格丰满面面俱到的已然不是创意了,而是幻象或者是完全你的自己主观臆造,一个停掉的手表每天都可以有两次与正常的时间最精准的时刻,而臆造出来的不准确的表却没有任何精准的可能性,所以说宁做深山泥潭里的千年老妖,也别去做一朵不食人间烟火的白莲花,当为制造具有传播势能的创意的衡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