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案的提醒
Uber案在台湾几经折冲,最后交通部裁以巨额罚款,Uber宣布自2月10日起暂时退出台湾市场。舆论对此亦十分关注:有强调趋势发展者,认为政府此举扼杀电子商务与新创产业在台湾发展的前景,并对法规僵化、既得利益的政治操作等现象感叹不已。亦有强调公平正义者,主张早该对Uber开罚;认为Uber不啻是跨国公司霸权的化身,徒以共享经济的美好口号,行逃税、剥削之实,且摆高姿态,无视法治与本地社会特殊性、拒绝合作妥协。
新科技或制度,常常牵动经济资源重分配与社会角色再定位。类似Uber这样的平台经济体即为一例。
事实上,Uber案无疑是一记警钟,提醒我们:在前述侧重趋势发展、或强调公平正义两大类对立的思维之外,台湾可能需要从本质上思考经济平台化的现象,揣摩未来生活方式与社会关系的可能,勾勒我们心目中偏好的愿景,方能与新科技共存。但是未来是什么?有哪些可能的样貌呢?
阿里研究院的预言
几乎在台湾热议Uber案的同时,目前正积极引领国际跨境电商立法的阿里巴巴集团,也在今年年初发表了他们对于平台经济体现象的预言与想象。不过,很可惜的是,阿里研究院邀请国际电商界主要意见领袖到场、于北京正式公布的这份报告,台湾媒体关注相当有限。
这份报告值得注意,原因有二。其一,2015年开始,马云即以阿里巴巴集团创办人身份,在WTO为主的各种国际经贸场域,倡议WTO“升级版”:e-WTO。去年更进一步把跨境电子商务平台(eWTP)议题带入杭州G20,并写入该次会议宣言。阿里巴巴对于现阶段的国际跨境电商立法方向,有着举足轻重的主导角色。其二,无论认同其论点与否,该报告内容有相当多重要思考点,值得思辨。附带一提,整份报告,以中文书写,台湾读者有阅读之便。在此摘述其三个主要论点:
1.平台经济体市值超越传统跨国公司:若以2016年12月23日价格计算,当今全球十大平台经济体市值(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Facebook、阿里巴巴、腾讯、Priceline.com、百度、Netfix),已超过十大传统跨国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埃克森美孚、琼森、摩根大通、通用电气、富国银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宝洁、雀巢、沃尔玛)。
2.平台经济体+个人主导的时代:相对于平均年龄达129岁的十大传统跨国公司,发展快速的十大平台经济体,平均仅22岁,后势可期,且会更进一步吸纳实体经济。该报告预估5年之内,将出现第一个交易额与市值皆超过1万亿美元的平台经济体。其中,以阿里巴巴平台及其参与者所结合而成的“阿里巴巴+海量小微”,在20年内将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支持全球1,000万家小企业、20亿消费者与1亿个就业机会。在平台经济体时代,未来30年,80%的全球贸易将由小企业或个人主导。
3.新就业时代:平台经济体改写就业模式。过去的雇佣关系、朝九晚五8小时工作制将被自我雇用、灵活就业取代。阿里研究院大胆预测,未来20年,中国将有高达半数,也就是高达4亿人的劳动力,透过网络平台媒合,自我雇用、自由就业。平台不仅打破8小时工作制,未来就业型态、职业别多元,每个人的特长都可以在市场上自由兑现,个体得以从公司解放。
预言成真?──另一种可能性的思考与准备
阿里研究院这份报告认为,上述变化将在未来20年至30年间逐步出现、发展、完成。但一切是否真会如此?趋势类预言,无法论证,但提醒我们,该对此可能性有所思考与准备。
综观阿里研究院报告,其核心理论认为运作原理、思维逻辑不同于传统的平台经济体,将挑战以“公司”为基础的经济社会互动规则。
“公司”,是现代人类经济社会,最主要的组织单元。近5个世纪以来“公司”组织模式主导了人类经济大部分的资源分配。若说现代经济本质上乃“公司经济体”亦不为过。从财务、人力、制造、市场,乃至于发展管理等,多需透过一层层的公司组织网,方得有较佳的机会。固然也有不加入公司组织而成功的经济个体户,但多半伴随着较高的风险与不确定性。而经济生活方式又影响了社会关系。公司组织不仅主导并决定经济活动的内容、机会与获利,甚至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社交机会、生活方式、乃至于影响个体的生命成就观与价值观。
虽然此刻没有人确知,数字平台究竟是否真能跨过公司组织层,直接媒合、配置经济活动,然而这的确有别于以往的公司经济体运作。更重要的是,此报告的想象提醒我们,在公司组织弱化、平台经济强化的新时代,各种生涯思考、行为模式与规范方式都需要再摸索:小至找工作、上下班、升迁、办公室人际;大至政府劳资政策、劳动安全、退休制度、最低工资等概念,或许都将经历翻天覆地的挑战。议题重定义、政策优先级改变;说句玩笑话,最近吵翻天的一例一休政策,在平台经济自我雇用的时代,可能反而不是什么大议题了。
阿里研究院对平台经济体赋予“告别公司”,职涯解放、“自由人”等想象,勾勒出30年后美丽新世界的可能。在2017年阅读这样的想象,或许不失为美丽的参考,让此刻对Uber案充满“跨国霸权”想象的台湾,可以在单一个案之后,能有更多面向的议题思考与对话,学习更中肯的处理平台经济时代可能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