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的、强烈的需求或者供给都会对价值造成扭曲,市场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往往是体制和社会风潮造成的,如果不是这样,我们不能想象任意歪曲事实、夸夸其谈的特朗普先生会在民粹主义的作用下当选总统,也不能形成当下中国春节期间租男(女)友的现象。
信息广泛传播能够提升它包含的价值,但是在不匹配供需方的情况下,它绝对没有价值或者会造成负面的影响,但压力带来变化,人们要被迫适应这种情形,不管什么市场,即使成为买方市场,在这种情态下,改变格局的钥匙也会掌握在供给方手中。当然,这往往转化为实际上的卖方市场。并不是存在多种选择、买方被尊重程度提升就归入买方并 市场,主导权在谁手中很难确定,大量积压的存货被转换为另一种商品,假冒伪劣也会成为手段。
监管总是滞后,惩罚也在既成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疏导的机制掌握在利益集团手中,而且在存在的社会风潮过去之后,这些行为变得没有意义。但是体制因素确是长久存在的,我国推进市场化也是因应体制的改革而进行的,单纯 的培育某种市场或者从完善配套措施入手,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市场化,在对供需造成压力的前提下将扭曲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加强利益格局。
我们的社会历史上也是国家控制主导产业来把控经济发展的状况,沿袭至今,如果我们将价值创新、科技发展等考虑 进来则发现需要做出许多改变,前者对后者造成的压力会扭曲后者的价值,造成虚假繁荣,不能形成持续的创新、 升级动力。我们不会重蹈东南亚国家上世纪90年代的覆辙,我们并不单纯靠资本的投入获得低附加值的产出,但如果不是体系性的创新必然也会导致资本投资比例的上升,难以形成资本与科技因素之间的转化。
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成为这几年来讨论的热点,从事与房地产相关的工作会带来丰厚的收益,房地产会带动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正是这种思路与金融业产生了密切的关联,这就对全民的生活带来了影响,也对其他不相关产业造成负面影响,相关产业无法去产能化,低生产率发展,不相关产业渐渐没有了市场或金融支持。这在社会上形成一种风潮,催促人们将更多的关注与参与这个行业,这必然导致了价值的扭曲。
如果依靠政府干预发展市场经济,而前者对后者又会造成一定的压力,对市场造成扭曲,那么就应该厘清政府干预在何时、何种情形下退出,真正放手让自由市场发展,这是体制因素的症结。
社会风潮的兴起其实也与经济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正如对宗教市场的研究发现,一些国家经济发展越好,参与宗教活动的人数越多,如美国,也有国家相反,如德国,我们不能否认社会风潮中存在恶俗的成分,其实如今的社会现象与机会集中在大城市、大城市生活成本高、房地产绑架经济等存在密切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