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农说:“我们将于5到10年内、在南中国海打仗……这点毫无疑问。”他指责中国在南中国海夺取沙洲(sandbars),将其打造为“不移动的航空母舰”,在上面装置导弹,然后“来到美国当面扬言那都是中国自古以来的领海”。
班农本周被特朗普委任进入掌管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事务的国家安全委员会(NSC)。作为特朗普亲信圈中人,他的立场令外界更加忧虑美中可能会爆发军事冲突。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上月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也曾针对中国发表强硬谈话,宣称中国建设南中国海岛礁并作军事部署的行为,“等同于俄罗斯(从乌克兰手上)夺取克里米亚”,并称中国应被禁止进入其在南中国海所建设的岛礁。专家则警告,任何封锁将导致战争爆发。
班农也明确地对中国在亚洲及其他地区增长的影响力感到警惕,他将美中关系定义为完全对抗性的,并预测未来几年全球将出现文化冲突。
班农去年2月在一场电台节目中说,中国与伊斯兰都是扩张主义的势力,“他们积极主动、傲慢、持续挺进,他们认为犹太-基督教主导的西方正在节节败退”。
班农一直认为基督教在全世界正面临威胁,他也预测美军将再度出师中东。
受美国国会委托进行的有关研究建议,美国海军把部署在海外的舰队分成两大力量,一支是威慑部队,另一支为机动部队。威慑部队留守在所负责的地区和海域,如南中国海和东海;机动部队主要由航母战斗群组成,日常在亚太和印度洋地区的广阔海域活动,需要应急时前往事发地点和海域。 美国国会委托进行的一项研究称,美国海军必须扩大舰队规模并调整兵力结构,包括在南中国海等地区常驻“威慑舰队”,以应对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军事威胁。 美国之音报道,华盛顿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受美国国会委托,对当前美国海军的兵力结构进行评估,同时对海军未来的规划提出建议。该中心刚刚完成这份研究报告,本周将送交国会审议。 报告主笔、CSBA资深研究员克拉克(Bryan Clark)说,报告分析了美国在未来15年内可能面对的安全挑战,并对海军舰队未来应具备的规模做出了评估。 他说:“报告分析了我们所看到的大国竞争走向,俄罗斯和中国正成为我们如何规划海军结构的主要因素。报告建议海军扩大舰队规模,到2030年打造一支拥有340艘战舰的舰队,加上大约40艘小型巡逻艇。” 根据美国海军应国会要求所作出的评估,美国海军需要355艘战舰应对未来的挑战。 美国哈德逊研究所美国海上力量研究中心主任克罗普西(Seth Cropsey)指出,接下来的问题是这支舰队的构成。他说:“问题是建造什么种类的军舰?目的是什么?我们的海洋战略是什么?建造这些军舰如何符合这一战略?“ CSBA的报告试图为这些问题提供答案。报告建议美国海军把部署在海外的舰队分成两大力量,一支是所谓的威慑部队,另一支为机动部队。 威慑部队留守在所负责的地区和海域,如南中国海和东海;机动部队主要由航空母舰战斗群组成,日常在亚太和印度洋地区的广阔海域活动,需要应急时前往事发地点和海域。 报告建议美军应在南中国海常驻一支包括多种舰艇的威慑舰队,以阻止中国在那里采取挑衅行动。克拉克说,目前美国海军主要动用力量强大的驱逐舰在南中国海巡航,但这并非最佳手段。 他指出:“海军需要改变做法,不仅动用驱逐舰,还应使用护卫舰和小型巡逻艇,增加舰艇的多元性,让他们更能针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挑衅做出回应。” 针对扩大海军舰队的需求,一些资深美国国会议员表示,他们会努力说服其他议员批准为此事提供经费。 不过一些防务专家认为,大规模增加国防预算的议案,将在国会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 博尔顿是前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他于刊登在《华尔街日报》的文章中表示,中国只因为不满美台领袖通电话,就派出航空母舰辽宁号宣示南中国海和台湾主权。他认为,美国应加强对台军售,以及派军驻守台湾。 博尔顿称,将部分派驻日本冲绳岛的军力转移到台湾,有助于纾解美日因驻军问题而引发的紧张关系。同时,台湾比较靠近东亚大陆和南中国海区域,一旦该区域发生紧急状况,美军能更快做出反应。 现年68岁的博尔顿(John Bolton)在2005至2006年间,出任前总统小布什(George W. Bush)时期的驻联合国大使,在此之前曾任负责国际组织事务的国务院助卿、专职军武控制兼国际安全事务的国务院次卿。特朗普当选后,身为高阶顾问的他曾是国务卿人选之一,而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前董事长兼执行长蒂勒森(Rex Tillerson)被选为国务卿后,据称博尔顿可能出任副国务卿。 博尔顿的投书内容指出,大陆要让外界知道无法接受“特蔡电”,并出动航母行驶台湾海峡,这是大陆一贯作风,如同坚持南中国海是大陆领土并在公海区域兴建人工岛礁、在东海划设防空识别区,以及没查扣行经香港的新加坡“星光部队”装甲车,因为星光部队长年在台湾接受军事训练。而博尔顿认为,在上海公报实行45年后,是该立刻重新审视“一个中国”原则的时候。 1972年,共和党籍前总统尼克逊(Richard Nixon)访问大陆,并在上海与时任大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正式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的上海公报,其中主要内容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建交)符合双方利益,大陆反对任何制造“一中一台”、“两个大陆”、“台湾独立”等活动,对于大陆坚持“一个中国”及“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仅称“认识到”(acknowledge)此事。 今非昔比!应制定符合2017年的策略 对于特朗普说一个中国政策可以协商,博尔顿认为,协商并非“华府给,北京拿”(Washington gives and Beijing takes),而是要采取反映2017年的首要策略,不再是以1972年的背景为主;因此除了贸易和货币政策,特别要包含对台政策。他还说,大陆向来爱用“一个中国”来谈判,假装好声好气地要求外国政府支持,之后再重新定义来自我满足,但长期以来,美国并未屈服“一个中国”。 博尔顿还说,当年的上海公报中,美国“认识到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强调以和平方式及多项协议进行统一;但两岸分裂67年,仍无达成多项协议,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也不会出现,因为香港现阶段的情况,已经戳破大陆“一国两制”的说法。他也称大陆及其党羽认为台湾会垮台,但经历1979年台美断交后,台湾依旧存在,并成为民主国家,2000和2008年也和平政党轮替。 台湾关系法优先 扩大台美军事合作 博尔顿认为,美国可扩大对台军售,甚至重新派美军驻台,以此强化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利益,并称依据美国国会在1979年通过的《台湾关系法》(TRA),美国可以扩大与台湾的互动,不需要另外洽谈新的防御协定,也不需要组成完全的军事联盟。而台美之间的互动与美国及新加坡之间的互动类似,但台美部分可以做得更多。 博尔顿直言,部分行为可能违反上海公报,但现在的情况与1972年不同,因此TRA的效力会比上海公报优先,而且亚洲区域国家感受到大陆的军事崛起和好战性格;更重要的是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上海公报显然已过时。另外,台湾地理位置比日本冲绳和美国关岛更接近中国大陆及南中国海,加上美军在该区域的大量部署需求增加,派驻美军在台湾会有更大的灵活性。 解决驻日美军争议 取代美菲军事同盟 驻军台湾一石三鸟? 另一方面,驻日美军议题成为美日关系间的难题之一,博尔顿暗示,把部分派驻日本冲绳的美军转至台湾,可以同时达到美军固守东亚势力的目标,也可藉次化解美日间的驻军争议;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扬言中断美菲联合军演,又曾公开表示要驻菲美军撤离,使得美菲之间的军事合作在可预期的未来内,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台湾则似乎可以取代这个位置。 文章最后称,保障航海自由、威吓军事冒险主义,以及防止单方面并吞领土是美国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核心利益,而今日情况已与1972年截然不同,与台湾建立密切军事关系是达成目标的重要一步,倘若大陆不同意,当然可以与美国进行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