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医药产业链价值将加速重组


       2015年到2016年,既是国家政策集中发布的两年,也是医药行业加速重组的两年,这两年,将深刻影响中国医药行业未来5到10年的发展。

医药行业

  化学药:数量剧减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会导致化学仿制药数量减少,以生产和经营化学仿制药的药企数量也会减少。

  生物药:任重而道远

  包含细菌类疫苗(含类毒素)、病毒类疫苗、抗毒素及抗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生长因子、酶、体内及体外诊断制品,以及其他生物活性制剂,如毒素、抗原、变态反应原、单克隆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调节及微生态制剂等。

  生物药具有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风险高的特点,这导致一些资本已经开始从短期炒作概念无法持续获益后开始撤退,投资热情降低。

  中药:企业淘汰率加大,品种未来数量降低

  药占比推行、辅助药限制,导致医疗结构使用中药数量降低,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已经把中药明确为“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从而把中药从治疗主品中剔除,未来1年内可能执行的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会让现有在销的中药数量急剧降低,频发的中药质量问题,让中国人对国产中药信心降低。第三方医药服务体系麦斯康莱创始人、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认为,未来几年中药会处于非常艰难的时期。

医疗器械:淘汰一批

  国家食药监总局将通过“废止一批、转化一批、整合一批、修订一批”的方式重新修订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这会让大批的医疗器械企业失去经营资质。

医药流通:狼来了,狠招来了,很多都会死了

  两票制、营改增,以及第三方医药物流审批放开,允许邮政,快递进入医药流通行业。

医疗行业:再也不是医药行业的温床

  分级诊疗、公立医院改革、零差价药品销售、魏则西事件,等等,都讲加速医疗行业的整合,同时也会对医药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价值链重组会让未来医药行业出现全新的产业模式

  现在的医药行业价值链是直线型的,即原材料→生产→流通→终端→消费者这种直线型的产业链通过层层加价的方式获取利润结果导致药品价格虚高这也是国家一直想从价值链上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药价的政策频出的初衷

  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导向性,互联网+的发展,医药行业的资源重构,医疗机构的整合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将会形成医药行业多链条网状产业结构

  多链条网状产业结构是什么,明天我们接着聊。

  本文节选自史立臣新书《医药新营销》(暂定),新书即将发售,敬请期待。